2019年房屋征收是個典型案例,,向社會釋明征收補償法律政策,引導被征收人依法,、理性判斷自身合法權益,,指導和規(guī)范土地房屋征收職能機關依法實行征收補償,著力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土地房屋征收與補償行政糾紛,,維護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1、被征收人在約定時間拒絕評估公司估價人員入戶評估,,應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法院經審理認為,,涉案房屋評估機構及作出涉案估價報告的估價師均具備相應資質。征收部門工作人員向周某送達《被征收房屋評估通知》,、《附屬物評估通知》,,明確告知周某入戶進行房屋評估及對房屋附屬物進行單獨評估的時間及拒絕入戶的后果等。評估公司工作人員按約定時間到達被征收房屋,,因周某戶不配合,,評估公司實地查勘后,依據(jù)征收部門提供的相關資料,,在估價報告中詳細說明了評估結論的形成過程和根據(jù),,估價行為并不違反《房地產估價規(guī)范》、《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評估辦法》的規(guī)定,。遂判決駁回原告周某要求撤銷被告某區(qū)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補償決定書》的訴訟請求,。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評估辦法》第十二條規(guī)定,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應當安排注冊房地產估價師對被征收房屋進行實地查勘,,調查被征收房屋狀況,,拍攝反映被征收房屋內外部狀況的照片等影像資料,做好實地查勘記錄,,并妥善保管,。被征收人應當協(xié)助注冊房地產估價師對被征收房屋進行實地查勘,,提供或者協(xié)助搜集被征收房屋價值評估所必需的情況和資料。房屋征收部門,、被征收人和注冊房地產估價師應當在實地查勘記錄上簽字或者蓋章確認。被征收人拒絕在實地查勘記錄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應當由房屋征收部門,、注冊房地產估價師和無利害關系的第三人見證,有關情況應當在評估報告中說明,。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在房屋征收部門提前約定入戶評估時間情況下,被征收人無客觀正當理由拒絕評估機構估價人員入戶勘查,,評估公司根據(jù)被征收房屋的現(xiàn)場狀況及相關基礎資料,,作出房地產估價報告,符合正當程序原則,,被征收人對評估結果也沒有提出復核和專家鑒定,,該評估報告可以作為征收補償依據(jù)。
2,、以非法手段騙取的征收補償利益不受法律保護
法院經審理認定:根據(jù)生效刑事判決認定,,原告在涉案區(qū)域無宅基地及房屋,不符合分戶安置補償?shù)臈l件,,該安置補償協(xié)議系通過非法手段獲得,。故,徐某某對涉案房屋不具有合法權益,,不具備提起本案訴訟的原告主體資格,。遂裁定:駁回原告徐某某的起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
物權法》第四十二條規(guī)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通過非法方式獲得補償安置利益不受法律保護,,構成犯罪的依法應承擔
刑事法律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
行政訴訟法》第一條明確規(guī)定行政訴訟法的主要立法目的是“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本案原告徐某某在征收范圍沒有宅基地及房屋,,被拆除房屋并非其所有,,通過非法方式獲得補償安置利益不受法律保護。
3,、對已經被生效判決所羈束房屋征收決定再次提起訴訟,,依法應予駁回
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因房屋征收決定的合法性已經生效判決審查確認,,即訴訟標的已為生效裁判所羈束,,本院不再就該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和判決,對房屋征收決定及
行政復議決定不再審查,。因此,,原告李某某的起訴不符合法定起訴條件。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六十九條第一款第(九)項之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已經立案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九)訴訟標的已為生效裁判或者調解書所羈束的,;第三款規(guī)定,,人民法院經過閱卷、調查或者詢問當事人,,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逕行裁定駁回起訴。
4,、被征收人對征收補償方式拒絕選擇的,,房屋征收機關可以確定產權調換的補償方式
法院經審理認為,《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被征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根據(jù)該規(guī)定,,被征收人在征收過程中,,可以就貨幣補償或房屋產權調換兩種補償方式進行選擇。本案中,,房屋征收實施單位工作人員已向原告送達《房屋征收補償告知書》,,《房屋征收補償告知書》明確告知原告“房屋征收部門為你提供了產權調換和貨幣補償兩種方式。如逾期不做出選擇,,房屋征收部門對被征收人的補償按產權調換補償方式進行,。”
根據(jù)《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被征收人有選擇貨幣補償,,或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權利,。在房屋征收部門告知被征收人行使選擇權利,被征收人拒絕行使選擇權利情況下,,房屋征收補償機關可以按預告知的補償安置方式予以補償安置,。事后,被征收人再對補償安置方式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5、房屋征收過程中應保障被征收人對房屋征收估價機構的選擇權利
法院經審理認為:《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由被征收人協(xié)商選定,;協(xié)商不成的,通過多數(shù)決定,、隨機選定等方式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制定,。”
《貫徹實施〈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九條規(guī)定:“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由被征收人在規(guī)定時間內協(xié)商選定,;被征收人在規(guī)定時間內協(xié)商不成的,,房屋征收部門可以通過組織被征收人按照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投票決定,或者采取搖號,、抽簽等方式確定,。房屋征收部門規(guī)定被征收人協(xié)商選定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的時間應當不少于5個工作日?!?br>本案中,,在確定價格評估機構的過程中,未經被征收人協(xié)商,,而是直接以抽簽的方式選定了評估機構,,違反了上述程序規(guī)定。且被告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在評估機構作出分戶評估報告后,,其已經向被征收人李某送達,,剝奪了被征收人李某對被征收房屋評估價值申請復核、申請鑒定的權利,。
房屋征收涉及被征收人重要財產權益,,法律賦予被征收人對房屋征收估價機構選擇權利,是房屋征收補償公平公正的重要保障,。房屋征收部門在實施房屋征收過程中應尊重和保障被征收人的該項權利的行使,,包括協(xié)商選擇房屋征收估價機構的期限權利。
本案中,,在評估機構作出分戶評估報告后,,被告沒有證據(jù)證明已經向被征收人李某送達,,該程序缺失,剝奪了被征收人李某對被征收房屋評估價值申請復核,、申請鑒定的權利,,屬嚴重違反法定程序。
6,、征收范圍內的集體性質土地,,必須經依法批準征收后方可實施房屋征收
法院經審理認為:《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一條規(guī)定:“為了規(guī)范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
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條例?!钡诙l:“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稱被征收人)給予公平補償,。”依據(jù)上述法律規(guī)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適用于對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實施征收,。
本案中,原告張某提供的宅基地使用證證明征收范圍內存在集體土地,,被告提供的證據(jù)不能證明對相關集體土地進行了征收,,僅以涉案地塊位于城市規(guī)劃區(qū)內、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主張涉案地塊均為國有土地,,依據(jù)不足。另,,在作出涉案征收決定前,,涉案
項目范圍內還存在國有農用地,于征收決定作出后經省人民政府批準轉為國有建設用地,。被告對包括原告張某在內的房屋所有權人作出的房屋征收決定,,屬于主要證據(jù)不足、適用法律錯誤,。鑒于涉案項目具有公益性,,且大多數(shù)被征收人已經簽訂安置補償協(xié)議,如撤銷會對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適用于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根據(jù)
土地管理法相關規(guī)定及《市征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辦法》規(guī)定,集體土地上房屋必須經依法批準征收為國有后,方可按照《市征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辦法》或《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guī)定相關程序依法實施征收和補償,,集體土地未經依法征收為國有而實施征收,,屬違法征收。
7,、房屋征收機關應尊重保障擬被征收人對征收補償方案提出意見的權利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一方面稱未收集到公眾意見,,一方面又對第一次的安置補償方案進行修改,同時再次征求公眾意見,,原告等人再次提交了反饋意見,,但被告以超期為由不予采納,在作出房屋征收決定時,,又將第一次公布的方案作為正式的補償方案予以公告,,致使對征收補償方案征求公眾意見的程序形同虛設,損害了原告等被征收人的建議權利,。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條,、第十一規(guī)定了房屋征收補償方案的制定程序,是為了保障被征收人的知情權,、建議權,保證征收補償方案合法,、合理,、科學可行,以減少征收補償中的矛盾糾紛,。房屋征收部門及征收人在擬定和確定征收補償方案過程中應保障被征收人建議權利的行使,,并提供便利條件,對于合法合理的建議應予尊重,,否則屬征收程序違法,。
8、房屋征收機關組織實施房屋強制搬遷過程中應妥善處理被征收人的室內物品
法院經審理認為,,因原告未履行生效的征收補償決定所規(guī)定的搬遷義務,,被告向人民法院依法申請強制執(zhí)行。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決定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九條之規(guī)定“人民法院裁定準予執(zhí)行的,,一般由作出征收補償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組織實施,也可以由人民法院執(zhí)行”,,被告根據(jù)人民法院準予執(zhí)行裁定實施強制搬遷符合法律規(guī)定,。但被告負有在搬遷過程中對被征收房屋內的物品妥善處置的義務。根據(jù)公證機關現(xiàn)場錄像及拍照顯示,,原告被拆除房屋內除廢棄物品外,,尚有少量陳舊家俱沒有搬出,與原告的陳述相吻合,被告未盡到妥善保管物品義務的行為應當確認違法,。判決:被告賠償原告室內物品損失人民幣2000元整,;駁回原告其他賠償請求。
在被征收人不主動履行生效法律文書規(guī)定的搬遷義務的情況下,,房屋征收機關有權根據(jù)人民法院準予執(zhí)行裁定實施強制搬遷,。但房屋征收機關在搬遷過程中負有對被征收房屋內的物品妥善處置的義務,避免給被征收人造成不必要損失,。房屋征收機關在實施強制搬遷過程中,,應當對室內物品情況進行證據(jù)保全,謹慎搬遷,,避免不必要損壞,,妥善保管避免丟失,并及時通知被征收人領取,,否則將承擔賠償責任,。
9、房屋征收部門或實施單位應誠信履行已經達成的征收補償協(xié)議
法院經審理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十一)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xié)議,、土地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等協(xié)議的…”本案中,原告主張被告未按照約定繼續(xù)履行協(xié)議而提起訴訟,,符合法律規(guī)定,。被告某街道辦事處作為行政主體與原告李某簽訂涉案《拆遷補償協(xié)議(貨幣補償)》及《承諾》真實合法有效,,因2014年8月公布的《三環(huán)北路高架快速路項目征收補償方案》載明的拆遷補償政策高于被告與原告簽訂補償協(xié)議時的丁萬河拆遷安置政策,被告應按三環(huán)北路高架快速路項目拆遷補償政策對原告繼續(xù)補償安置。遂判決被告某街道辦事處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30日內支付原告.16元,。
誠實信用是行政的基本原則,,房屋征收部門或實施單位與被征收人簽訂補償協(xié)議(包括向被征收人出具的承諾),,只要真實自愿,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應當誠信履行。
10,、土地房屋征收應遵循先補償后搬遷的基本原則
2014年6月3日,被告某區(qū)政府作出【2014】第6號《房屋征收決定》,原告聶某所有的房屋位于征收范圍內,,因就補償問題未能與征收實施單位達成一致,未簽訂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被告亦未就原告房屋作出征收補償決定,。2016年10月-11月,,被告下屬街道辦事處在接到被告下達的軌道2號線征收督辦單后將原告房屋強制拆除,。原告認為被告強制拆除其房屋行為違法,,遂提起訴訟。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北景钢校桓孀鞒龇课菡魇諞Q定,原告涉案房屋已納入征收范圍。被告在未與原告達成征收安置補償協(xié)議且未對原告涉案房屋作出征收補償決定的情形下,,強制拆除原告涉案房屋,,其行為違反上述規(guī)定,,應確認違法,。被告對其拆除行為造成的原告室內物品損失,,應予以合理賠償,。
無論征收集體土地上房屋,,還是征收國有土地上房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市征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辦法》,、《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均規(guī)定應遵循先補償,、后搬遷的原則,,依法補償后,被征收人拒絕搬遷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