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guī)定房屋征收是政府行為
(一、被征收人對房屋征收部門組織實施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過程中作出行政行為不服,,應當以房屋征收部門為被告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guī)定房屋征收是政府行為,,房屋征收與補償的主體是市、縣級人民政府,,但在房屋征收與補償的具體實施過程中,,仍應當遵循“誰實施、誰負責”的原則。這是因為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量大面廣,,情況復雜,,涉及被征收人的切身利益以及地方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客觀上需要地方人民政府設立或者確定一個專門的部門負責房屋征收補償工作,。而既然存在專門負責征收補償工作的部門,,在被征收人對具體實施的征收補償工作不服提起訴訟時就不應當再以市、縣級人民政府為被告,。
在房屋征收與補償過程中,,市,、縣級人民政府的職責主要有:組織有關部門論證和公布征收補償方案,,征求公眾意見;對征收補償方案的征求意見情況和修改情況進行公布,,以及因舊城區(qū)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數人不同意情況下舉行聽證會;對房屋征收進行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依法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并公布,;制定房屋征收的補助和獎勵辦法;組織有關部門對征收范圍內未經登記的建筑進行調查,、認證和處理,;依法作出房屋征收補償決定等。
房屋征收部門的職責主要有:委托房屋征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征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并對委托實施的房屋征收與補償行為負責監(jiān)督,;擬定征收補償方案,并報市,、縣級人民政府,;組織對征收范圍內房屋的權屬、區(qū)位,、用途,、建筑面積等情況進行調查登記,并公布調查結果,;書面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房屋征收范圍內的新建,、擴建、改建房屋和改變房屋用途等相關手續(xù),;與被征收人簽訂補償協議,;與被征收人在征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征收房屋
所有權人不明確的,報請作出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補償決定,;依法建立房屋征收補償檔案,并將分房補償情況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向被征收人公布等。
根據房屋征收補償工作中不同階段的責任主體,,
行政訴訟中的被告可以作如下區(qū)分:被征收人對房屋征收決定,、人民政府依法作出的房屋征收補償決定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作出該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為被告,;被征收人對征收補償協議不服的,應當以與其簽訂協議的房屋征收部門為被告,;被征收人對征收補償過程中的強制拆遷,、強制搬遷等行為不服的,也應當以具體組織實施征收補償工作的房屋征收部門為被告,。
二,、被征收人對征收實施單位在其委托范圍內從事的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房屋征收部門為被告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guī)定,,房屋征收部門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征收補償的具體工作,。這是考慮到房屋征收有大量的具體工作,房屋征收部門由于受編制,、人員,、設施設備、技術條件等限制,,很難承擔大量的具體工作,,故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征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委托的事項一般包括:協助進行調查,、登記,,協助編制征收補償方案,協助進行房屋征收與補償政策的宣傳,、解釋,,就征收補償的具體問題與被征收人協商,協助組織征求意見,、聽證,、論證、公示以及組織對被征收房屋的拆除等,。
但是,,房屋征收工作是一項政策性、群眾性很強的工作,,從事征收工作的人員如果對有關政策法規(guī)生疏,、對征收業(yè)務不熟悉,或者責任心不強,,容易造成失誤或損失,。因此,,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加強對房屋征收實施單位的管理。一方面,,房屋征收實施單位從事房屋征收業(yè)務的人員,,應經過房屋征收部門的專業(yè)培訓和考核,能熟悉掌握與征收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以及其他業(yè)務知識等;另一方面,,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加強對受委托的房屋征收實施單位的指導,、監(jiān)督和檢查,促使其掌握政策,、熟悉業(yè)務,,接受群眾監(jiān)督、遵守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征收行為,、減少矛盾糾紛,,保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
由于房屋征收部門與征收實施單位之間的委托關系,征收實施單位需以房屋征收部門的名義進行房屋征收補償方面的工作,,其在委托范圍內實施的房屋征收與補償行為的后果由房屋征收部門承擔,。因此,被征收人對征收實施單位在其委托范圍內從事的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房屋征收部門為被告,。
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房屋征收部門及房屋征收實施單位的認定
房屋征收部門是能夠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行政主體,。由于目前全國地方機構設置和職能分工不同,,需要由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一個房屋征收部門具體負責房屋征收的組織實施工作,。房屋征收部門的設置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市,、縣級人民政府設立專門的房屋征收部門;二是在現有的部門(如房地產管理部門,、建設主管部門)中,,確定一個部門作為房屋征收部門。如市,、縣級人民政府未確定房屋征收部門或者其指定的房屋征收部門不明確,,被征收人對房屋征收補償過程中的具體實施工作不服,仍可以市,、縣級人民政府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
受委托的房屋征收實施單位,,只要求其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一般來說,,企業(yè)是從事生產,、流通、服務等經濟活動,,以生產或服務滿足社會需要,,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依法設立的一種營利性組織,。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對被征收人的房屋實施征收,,具有強制性,。由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yè)實施,可能會造成這些單位利用強制性,,在房屋征收補償工作中謀取利潤最大化,,克扣被征收人的補償費用,損害被征收人合法權益,。因此,,承擔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的實施單位,應當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其所需工作經費應當由政府財政予以保障,。
二、不能混淆市,、縣級人民政府在房屋征收補償工作中應負有的職責和其對房屋征收部門應盡的層級監(jiān)督職責
房屋征收與補償的主體是市,、縣級人民政府,被征收人對其作出的征收決定,、征收補償決定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市、縣級人民政府為被告,。而房屋征收部門組織實施該行政區(qū)域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被征收人對房屋征收部門組織實施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過程中作出的行政行為不服,則應當以房屋征收部門為被告,。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六條第一款,、第七條、第三十條規(guī)定,,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下級人民政府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的監(jiān)督,,任何組織和個人對發(fā)現的相關違法行為,有權向有關人民政府舉報,,有關人民政府也有權對相關違法責任人員作出處理,。但上級人民政府不改變或者不撤銷所屬各工作部門及下級人民政府決定,、命令的,一般并不直接設定被征收人新的權利義務,,被征收人可以通過直接起訴所屬工作部門或者下級人民政府作出的行政行為來維護其合法權益,。在存在更為有效便捷的救濟方式的情況下,被征收人堅持起訴人民政府不履行層級監(jiān)督職責,,不具有權利保護的必要性和實效性,,也不利于糾紛的及時解決,且易于形成訴累,。
因此,,在房屋征收補償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應注意區(qū)分市,、縣級人民政府的職責和其確定的房屋征收部門的職責,,被征收人對房屋征收部門組織實施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過程中作出的行政行為不服,應當以房屋征收部門為被告,。如其堅持以市,、縣人民政府為被告,應依法裁定不予立案或者駁回起訴,。
三,、對房屋征收實施單位超出委托范圍所實施的行為如何處理
由于房屋征收部門與征收實施單位之間的委托屬于內部關系,作為行政相對人的被拆遷人無從知曉其具體委托代理事項,、權限和期間等內容,,也無力與行政權力進行對抗,,對征收實施單位超出委托范圍實施的與房屋征收補償相關的行為被征收人仍可以房屋征收部門為被告提起訴訟,。房屋征收部門以征收實施單位超出委托范圍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征收實施單位為第三人,。征收實施單位超出委托范圍實施的與房屋征收補償相關的行為給被征收人造成損失的,,仍應當由房屋征收部門進行賠償。房屋征收部門對被征收人進行賠償后,,有權向征收實施單位追償,。
以上是“進行征收或拆遷前,需履行相應公告程序”的相關信息,,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請關注好律師網
土地房產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