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師網(wǎng) > 專題 > 合同制度 > 違約責任 > 正文
一,、定義
完全賠償原則是指因違約方的違約行為使受害人遭受的全部損失,都應由違約方負賠償責任,。
換言之,,違約方不僅應賠償對方因其違約而引起的現(xiàn)實財產(chǎn)的減少,而且應賠償對方因合同履行而得到的履行利益,。完全賠償是對受害人的利益實行全面的,、充分的保護的有效措施。從公平和等價交換原則來看,,由于違約當事人的違約而使受害人遭受損害,,違約當事人也應以自己的財產(chǎn)賠償全部損害。當然,,《合同法》中所稱的完全賠償是指對受害人遭受的全部財產(chǎn)損失予以賠償,,同時此種賠償應限制在法律規(guī)定的合理范圍內(nèi)。
二、完全賠償原則的界定
各國合同法律對違約損害賠償往往采用完全賠償原則,。我國民事立法也采用了完全賠償?shù)脑瓌t,。根據(jù)《合同法》第113條規(guī)定,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我國采用了大陸法系國家的做法,損失僅指財產(chǎn)損失,。根據(jù)完全賠償原則,違約方不僅應賠償受害人遭受的全部損失,,還應賠償可得利益損失,,即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損失。
直接損失為現(xiàn)存的損失,,可以說“看得見,,摸得著”的損失,一般也不會產(chǎn)生爭議,。關鍵是如何掌握可得利益,。可得利益是合同履行后債權人可以實現(xiàn)或者取得的收益,??傻美婢哂腥缦绿攸c:
1、未來性,??傻美娌皇乾F(xiàn)實的利益,而是一種未來的利益,,可得利益必須是經(jīng)過合同違約方履行后才能獲得的利益,。
2、期待性,??傻美媸钱斒氯擞喠⒑贤瑫r可以預見的利益,可得利益的損失也是合同當事人能夠預見的損失,。
3,、可得利益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性。盡管可得利益并非訂立合同時就可實際享有的利益,,但這種利益并不是臆想的,,如果合同違約方不違約,是非違約方可以得到的利益,。
上一篇: 什么是損益相抵原則,?
下一篇: 實際違約的類型
加載更多
打工人苦租房久矣,,相中一套即刻下定,收房才知大片墓園在窗外,,中介事先卻未告知,,這可怎么是好?近日,,香洲法院審結(jié)一起由于中介推薦的房源外能看見墓地而引發(fā)的中介合同糾紛,。因中介提供的房產(chǎn)圖片及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