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則上只能由行政機關實施,。
其他任何組織沒有許可權,,也就不能實施行政許可。但是對這一原則的理解應當注意,,并不是任何行政機關都享有行政許可權,,只有依法享有行政許可職權的行政機關才能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許可。
二,、也可以授予行政機關以外的其他社會組織實施,。
這主要是考慮到間接行政的問題,按照行政許可的設定標準,,行業(yè)組織或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通過行業(yè)組織或中介機構自律管理。但授權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職權來源依據(jù)必須是法律,、法規(guī),,即法律,、法規(guī)授權行政許可權;
(二)接受授權的組織必須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
也可依法委托其他行政機關實施,。
三、行政許可的委托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作為委托者的行政機關必須具有所委托的行政許可權,,委托者不可能將自己所沒有的權力委托他人,;
(二)受托者必須是行政機關,即一個行政機關對另一個行政機關的委托,,不能將行政許可權委托行政機關以外的社會組織實施,;
(三)委托行為必須依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進行,,即必須有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依據(jù),;
(四)委托機關應當將受委托行政機關和受委托實施行政許可的內容予以公告。
與行政處罰法關于授權與委托的規(guī)定相比,,行政許可法有了新的發(fā)展,,即明確了授權與委托的性質及相應的規(guī)則。就授權的性質而言,,接受授權的組織取得與行政機關相同的法律地位,,行政許可法有關行政機關的規(guī)定同樣也適用于被授權的組織。這意味著被授權組織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權,,同樣他也要對實施行政許可權所產生的后果獨立承擔責任,。
就委托的性質而言,受托的行政機關與委托的行政機關之間是代理關系,。這就意味著受委托的行政機關要在委托的范圍內,,以委托行政機關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委托行政機關對受委托的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行為應當負責監(jiān)督,,并對該行為產生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由于委托與受托之間存在著特定的身份關系,,受托的行政機關不得再委托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許可,。
四、行政機關內部的行政許可的實施
由于行政許可是由一個龐大的組織系統(tǒng)實施,,因此會產生行政機關內部的關系問題,。行政機關內部關系需遵守以下幾項規(guī)則:
(一)相對集中許可權。省級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許可權,。但此時在實體上必須是根據(jù)精簡,、統(tǒng)一,、效能的原則;在程序上則要經國務院批準,;
(二)“一個窗口對外”,,行政許可需要行政機關內設的多個機構辦理的,該行政機關應當確定一個機構統(tǒng)一受理行政許可申請,,統(tǒng)一送達行政許可決定,;
(三)“并聯(lián)審批”,行政許可依法由地方人民政府兩個以上部門分別實施的,,本級人民政府可以確定一個部門受理行政許可申請,,并轉告有關部門分別提出意見后統(tǒng)一辦理;
(四)“一站式審批”,,行政許可依法由地方人民政府兩個以上部門分別實施的,,本級人民政府可以組織有關部門聯(lián)合辦理、集中辦理,。
上一篇: 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審查
下一篇: 行政許可的一般期限問題
加載更多
房產是企業(yè)或個人生產生活中的重大資產,也是在執(zhí)行案件中,,被查控的主要對象,。不動產登記簿是不動產物權歸屬和內容的依據(jù),法院執(zhí)行時往往通過查詢登記信息來調查被執(zhí)行人名下是否有房,。然而,,在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