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師網(wǎng) > 專題 > 合同制度 > 合同終止 > 正文
一,、定義
附隨義務是指合同關系發(fā)展過程中及合同關系終止后的一定時期,,依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所應負擔的給付義務以外的義務。
附隨義務的理論基礎來源于誠實信用原則,,確立附隨義務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關系,、強化對債權人的保護、維護社會秩序穩(wěn)定及完善合同法立法與理論,。附隨義務內容隨合同關系發(fā)展而有不同的體現(xiàn),,基于附隨義務發(fā)生階段的不同,違反附隨義務的法律后果也不同,。
二,、類型
1、前合同義務
當事人在為訂立合同而進行談判的過程中基于誠實信用原則而發(fā)生的照顧,、通知,、告知、保密等義務,。違反前合同義務構成締約過失,。
2、后合同義務
后合同義務是指在合同終止以后,,為了確保對方當事人的利益基于誠實信用原則而發(fā)生的各種義務,。如雇用合同終止后,雇員對原單位的保密義務,,單位為雇員開具任職證明的義務等,。對后合同義務的違反給對方當事人造成損失的也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3,、合同中的附隨義務
在合同成立后履行完畢前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告知,、通知,、保密等義務。例如在技術開發(fā)合同中,,《合同法》第338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發(fā)現(xiàn)前款規(guī)定的可能致使研究開發(fā)失敗或者部分失敗的情形時,,應當及時通知另一方并采取適當措施減少損失。沒有及時通知并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應當就擴大的損失承擔責任。
三,、特征
1,、附隨義務具有從屬性
由于附隨義務的存在價值主要是使債權人的利益得到更好的實現(xiàn),所以,,在合同關系中附隨義務居于從屬地位,。它是隨著當事人締約、履約和履約后關系的建立,、存續(xù)而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當事人只履行給付義務而不履行附隨義務,,債權人的合同利益可能無法圓滿實現(xiàn),,但是,當事人不履行給付義務而僅僅履行附隨義務,,對于合同目的的實現(xiàn)將可能毫無意義,。
2、附隨義務具有不確定性
一般而言,,合同義務分為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兩種,,而且這些義務在合同成立之初就已經(jīng)被確定。但是,,附隨義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并非自始確定,而是隨著合同關系的進行,,視具體情況要求當事人遵守一定的義務,,以維護對方當事人的利益。換言之,,附隨義務不受合同種類和性質的限制,,即無論任何類型的合同均可發(fā)生附隨義務。此外,,附隨義務也不受合同是否有效存在的制約,,在簽約前、簽約中和履約后的所有階段都可能發(fā)生,。
3,、附隨義務具有法定性
合同法屬于私法范疇,,合同法中的大多數(shù)條款均屬于任意性規(guī)范,當事人在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的前提下,,可以在契約自由原則的框架內自主決定合同內容,,合同中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的設定具有任意性;而附隨義務則是基于誠實信用原則產(chǎn)生的,,即使當事人雙方在訂立合同時沒有約定,,也不影響該種義務的存在,而且,,此類義務一般情況下當事人也無權廢止,。
上一篇: 提存的方法和效力
下一篇: 商品房買賣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
加載更多
打工人苦租房久矣,相中一套即刻下定,,收房才知大片墓園在窗外,,中介事先卻未告知,這可怎么是好,?近日,,香洲法院審結一起由于中介推薦的房源外能看見墓地而引發(fā)的中介合同糾紛。因中介提供的房產(chǎn)圖片及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