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履行的期限
(一)合同履行期限是指債務人履行合同義務和債權人接受履行行為的時間。作為合同的主要條款,,合同的履行期限一般應當在合同中予以約定,,當事人應當在該履行期限內履行債務。如果當事人不在該履行期限內履行,,則可能構成遲延履行而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二)履行期限不明確的,根據《合同法》第 61條的規(guī)定,,雙方當事人可以另行協(xié)議補充,,如果協(xié)議補充不成的,應當根據合同的有關條款和交易習慣來確定,。如果還無法確定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這也是合同履行原則中誠實信用原則的體現(xiàn)。
(三)不按履行期限履行,,有兩種情形:遲延履行和提前履行,。在履行期限屆滿后履行合同為遲延履行,當事人應當承擔遲延履行責任,,此為違約責任的一種形態(tài);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所為之履行為提前履行,,提前履行不一定構成不適當履行,。
二、相關閱讀:合同履行的地點如何確定
(一)履行地點是債務人履行債務,、債權人受領給付的地點,,履行地點直接關系到履行的費用和時間。在國際經濟交往中,,履行地點往往是糾紛發(fā)生以后用來確定適用的法律的根據,。如果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履行地點的,債務人就應當在該地點向債權人履行債務,,債權人應當在該履行地點接受債務人的履行行為,。
(二)如果合同約定不明確的,依據《合同法》的規(guī)定,,雙方當事人可以協(xié)議補充,,如果不能達成補充協(xié)議的,則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如果履行地點仍然無法確定的,則根據標的的不同情況確定不同的履行地點,。
(三)如果合同約定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如果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一般情況下,合同雙方履行合同中約定的內容都是在規(guī)定的合同履行期內進行的,。但如果是在合同履行期之前履行合同義務的話,,這就是提起履行;而要是在合同履行期之后才履行合同的,,那么就是延遲履行,。
三、合同履行注意的問題
(一)履行合同的標準
履行合同,,就其本質而言,,是指合同的全部履行。只有當事人雙方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guī)定,,全面,、正確地完成各自承擔的義務,才能使合同債權得以實現(xiàn),,也才使合同法律關系歸于消滅,。因而,當事人全面,、正確地完成合同義務,,是對當事人履約行為的基本要求,。只完成合同規(guī)定的部分義務,就是沒有完全履行;任何一方或雙方均未履行合同規(guī)定的義務,,則屬于完全沒有履行,。無論是完全沒有履行,或是沒有完全履行,,均與合同履行的要求相悖,,當事人均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二)履行合同的行為過程
當事人完成合同義務的整個行為過程,,不僅包括當事人的依約交付行為,,而且還應包括當事人為完成最終交付行為所實施的一系列準備行為。盡管在通常情況下,,準備行為并非合同義務,,但絕不能因此得出準備行為不是合同履行行為的結論。準備行為是最終履行行為的基礎或前提,,甚至可以說沒有準備行為即沒有最終的履行行為,。合同的履行是一個過程,這其中包括執(zhí)行合同義務的準備,、具體合同義務的執(zhí)行,、義務執(zhí)行的善后等。
在這一過程中,,具體合同義務的執(zhí)行是合同履行的核心內容,,傳統(tǒng)意義上的合同履行,指的就是這一階段的合同履行,。然而,,為執(zhí)行合同義務所作的準備和義務執(zhí)行完畢后的善后義務,固然不是合同規(guī)定的義務,,但因其與第二階段意義上的合同履行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也是合同履行的內容。這同時也是現(xiàn)代合同法發(fā)展的趨勢所在,。
加載更多
打工人苦租房久矣,,相中一套即刻下定,收房才知大片墓園在窗外,,中介事先卻未告知,,這可怎么是好?近日,香洲法院審結一起由于中介推薦的房源外能看見墓地而引發(fā)的中介合同糾紛,。因中介提供的房產圖片及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