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師網(wǎng) > 專題 > 民事訴訟 > 訴訟程序 > 正文
一,、民事裁判的概念
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的過程中,,根據(jù)案件的事實和國家的法律,針對審理案件過程中發(fā)生的各種問題按法定程序所做的處理,,通常稱之為民事裁判,。它由國家專門審判機關作出,主要依據(jù)是國家的法律,,因此體現(xiàn)了國家的意志,。民事裁判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民事裁判包括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和決定等,,還包括人民法院認可的調(diào)解協(xié)議,它們各有自己獨立的適用范圍和適用條件,,法律效力也有所區(qū)別,。狹義的民事裁判僅指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和裁定。
法院裁判是人民法院解決民事爭議的依托,,它體現(xiàn)了人民法院對具體案件及案件審理過程中特定問題的態(tài)度,,對于解決民事案件中的實體性和程序性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民事判決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jù)查明和認定的案件事實,,正確適用法律,,以國家審判機關的名義,對案件中的民事實體權(quán)利義務爭議,,作出權(quán)威性的判定,,稱為判決,。
民事判決必須采用書面形式作出,稱為判決書,判決書是人民法院對案件行使審判權(quán)的重要表現(xiàn),,也是訴訟中的重要法律文書。
三,、民事判決的分類
民事判決按不同的標準,、不同的角度,可以做不同的分類:
1,、民事判決就其所解決的訴的性質(zhì)不同,,可以分為給付判決、確認判決和變更判決
給付判決是確定當事人之間實體權(quán)利,、義務關系,,責令負有義務的當事人履行一定義務的判決,。給付判決的特點是它使當事人一方產(chǎn)生實體義務,如果負有義務的當事人不履行義務,,享有權(quán)利的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確認判決是確認當事人之間的某種法律關系存在或者不存在的判決。例如,,確定當事人之間存在或不存在收養(yǎng)關系的判決,。
變更判決是變更當事人之間原有法律關系的判決。例如,,準予離婚的判決,。
2、民事判決就其解決案件的全部或一部爭議,,可分為全部判決和一部判決
全部判決是在案件全部審理結(jié)束后,,針對當事人之間所有的爭議依法作出的判決。一部判決又稱部分判決,,是指對案件一部分爭議作出的判決,。有的民事案件的部分事實和權(quán)利義務關系具有相對獨立性,當這部分事實確已查清時,,可以先行作出判決,。部分判決先行解決一部分爭議,有助于加速整個訴訟的過程,。
3,、民事判決根據(jù)雙方當事人是否出庭,分為對席判決和缺席判決
在雙方當事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參加法庭審理后作出的判決,,叫對席判決,。缺席判決是一方當事人拒不到庭參加法庭審理的情況下作出的判決。根據(jù)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被告經(jīng)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如果原告成為反訴之訴的被告,,經(jīng)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缺席判決,。
4、民事判決根據(jù)其制作的法院審級,,可分為一審判決,、二審判決和再審判決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第一審民事案件審理終結(jié)后,根據(jù)事實和法律所作出的處理決定,,是一審判決,。中級以上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所作的判決是二審判決,。我國實行二審終審原則,故二審判決也叫終審判決,。再審判決是案件原審法院或其上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對案件重新審理后所作的判決。
5,、民事判決就其解決案件的結(jié)果,,分為肯定判決和否定判決
肯定判決是準許原告訴訟請求的判決,也就是原告獲得勝訴的判決,。否定判決是駁回原告訴訟請求,,也就是原告敗訴的判決。
6,、民事判決就當事人對民事權(quán)利和訴訟權(quán)利處分的情況不同,,分為放棄判決和承認判決
在法庭調(diào)查和辯論中聲明放棄訴訟請求,因而依法作出駁回原告之訴的判決,,為放棄判決,。基于被告在法庭調(diào)查和辯論中,,承認原告的訴訟請求,,因而依法作出的被告敗訴的判決,為承認判決,。
對民事判決進行分類在理論上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同的判決具有自身的特點,其作出的條件和適用的情況不同,,訴訟程序也有區(qū)別,。
上一篇: 民事裁定
下一篇: 民事二審判決的執(zhí)行期限
加載更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2023年9月1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決定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