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數據(electronic data),,是指基于計算機應用,、通信和現代管理技術等電子化技術手段形成包括文字、圖形符號,、數字,、字母等的客觀資料。
一,、電子數據特征
1.電子數據證據具有特殊的物質載體,。作為電子數據證據的數據和信息是以電訊代碼的形式存貯在計算機各級存貯介質中,輸出的文件資料中的數據和信息,,都是以不可直接讀取的形式出現,。而且,審查,、鑒定電子數據證據的真?zhèn)?,也要靠專門的電子儀器、設備和特定的程序才能進行,。如果沒有相關的審查,、鑒定設備,無論多么形象,、真實可靠的內容,,也只能停留在計算機各級存貯介質中,而不能被人們所感知,,也不會直接出現在法庭上供法官作為證據使用,。這種對電子化物質載體的依賴性是電子數據證據的一個重要特點。
2.電子數據證據信息大,、內容豐富,。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是電子數據證據具有動態(tài)連續(xù)性。其他各種物證包括物品,、文書,、痕跡大多是以靜態(tài)的方式來反映案件情況的,而電子數據證據是現代高科技的產物,它能夠再現與案件有關的文字,、圖象,、數據和信息,生動形象地展現案件事實,,所反映的案件情況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
(2)是電子數據證據具有高度的直觀性和生動形象性,。它可以將與案件有關的圖像,、聲音,、符號等信息,,直觀地再現在司法人員面前,。
(3)是電子數據證據的科技含量高,,蘊藏的信息量極為豐富,。
3.電子數據證據具有便利,、高效性,。作為電子數據證據,只要保存好各級存貯介質,,就可以反復再現,,作為證據也易于使用,審查核實時便于操作,。特別是若干年后仍可重現當時的真實情況,,具有較長時間的穩(wěn)定性。
二,、電子數據法律效力
電子商務的電子化和無紙化特征,,使得基于傳統(tǒng)交易模式而構建的民事訴訟證據體系,從舉證,、質證,、認證等一系列規(guī)則均要作出相應的調整。由于法律的滯后性,,我國民事訴訟法對于電子證據究竟應歸屬于哪一類證據沒有進行界定,,以往司法實踐中通常將其歸入視聽資料。合同法第十一條在對合同的書面形式進行解釋時表述為: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這被視為在證據法的意義上承認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的證據效力。但電子證據被視為視聽資料仍存在很大的局限,,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電子商務的發(fā)展,。
現行的電子簽名法,對于電子數據電文的定義、法律效力以及電子簽名的認證,、法律效果等問題進行了規(guī)定,。按照合同法及電子簽名法的文字表述和立法主旨,其均將電子商務過程中以數據電文形式形成的資料視作是書證,。從證據法意義上看,,電子簽名法主要解決了以下兩個大的問題:
其一,電子證據的可采納性,。電子簽名法第三條規(guī)定:“民事活動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單證等文書,當事人可以約定使用或者不使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當事人約定使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的文書,,不得僅因為其采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痹摲ǖ谄邨l還規(guī)定:“數據電文不得僅因為其是以電子,、光學、磁或者類似手段生成,、發(fā)送,、接收或者儲存的而被拒絕作為證據使用?!蓖ㄟ^上述規(guī)定,,解決了電子商務活動中以電子數據方式形成證據的可采納性問題,為電子商務中的簽約行為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
其二,,電子證據的證明力。電子簽名法第五條規(guī)定:“符合下列條件的數據電文,,視為滿足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原件形式要求:(一)能夠有效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供隨時調取查用;(二)能夠可靠地保證自最終形成時起,,內容保持完整,、未被更改。但是,,在數據電文上增加背書以及數據交換,、儲存和顯示過程中發(fā)生的形式變化不影響數據電文的完整性?!边@樣賦予了電子商務中電子由數據形成的證據的直接證據效力,,使得電子合同和電子單證在法律上取得與書面材料同樣的地位。
上一篇: 證據的分類
下一篇: 證據交換的內容及限制
加載更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2023年9月1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決定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