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application has no configured error view, so you are seeing this as a fallback.
好律師 > 專題 > 行政制度 > 法律指南 > 人民法院法庭規(guī)則有哪些,?法庭宣布規(guī)則紀律程序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的《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guī)則>的決定》于2016年5月1日施行,修訂了很多法庭規(guī)則,,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一些規(guī)則的用意,,讓我們逐一看下:
一、法庭的區(qū)域設置:法庭由審判活動區(qū)和旁聽區(qū)組成,,一般以欄桿隔離,,這是全國法院的通行做法,最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重大刑事案件,,矛盾比較尖銳,、旁聽人數(shù)眾多的案件的法庭安全。但是,,對于基層法庭及派出法庭等,,安全保障壓力不大,一般采用了畫線標記等進行隔離示明,,提醒旁聽人員不得隨意進入審判區(qū)域,。
二、少年法庭設置:很多法院都設置少年法庭,,該類案件不公開審理,,考慮到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及權益保護,一般采用圓桌審判模式,。
三,、同步視頻作證室:目前我國證人、鑒定人的出庭率較低,,害怕打擊報復是重要因素,,法庭規(guī)則規(guī)定了刑事法庭中可以配置同步視頻作證室,加大對證人等的保護力度,,旨在使證人,、鑒定人及被害人在不暴露個人身份信息、面貌特征甚至聲音的情況下,,履行出庭作證義務,,希望該措施可以盡快落實到位。
四、法庭的安全檢查:參加過開庭的當事人都知道進入法院需要進行安檢,,其目的是為了保證參加庭審的人員,,及旁聽人員的安全,世界上,,除香港法院沒有安全檢查措施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均對進入法庭人員進行安檢,其中,,美國最為嚴格,,律師和檢察人員一樣需要過包安檢,。目前,,遇到最多的是自帶飲水的問題,有的法院在攜帶者喝掉一口后允許進入,,有的法院則是完全采用登機安檢模式,,禁止將任何液體帶入法院。
五,、旁聽人員記錄:凡法院公開開庭審理的案件,,公民、媒體記者及外國人等均可以進行旁聽,,記者可以記錄,、錄音、錄像和攝影等,,那么,,其他旁聽人員是否可以記錄呢?修改后的《法庭規(guī)則》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依據(jù)“法無明文規(guī)定即允許”的原則,,其他人員應該可以記錄,在不干擾庭審,,不影響審判獨立的前提下,,記錄能準確地了解、監(jiān)督法庭審判活動,,作到庭審的實質公開,。但是,實踐中,,很多法院是不允許旁聽人員進行記錄的,。
六、去除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化標簽:之前的庭審,,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及囚犯均穿著便于識別的具有“壞人”符號意義的識別服,,并戴著防止脫逃的戒具,該做法不符合世界主要國家的做法和相關國際文件的精神。為保障人權,,最高院就“去除犯罪化標簽”下發(fā)了通知,,體現(xiàn)了對犯罪嫌疑人及囚犯的尊重。
七,、宣告判決時全體起立:原則上,,法院宣告判決、裁定或決定時,,應該全程起立,,但在實踐中,考慮到部分案件的判決,、裁定宣讀可能會持續(xù)很長時間,,長時間的站立,體力消耗會比較大,,身體瘦弱的人會難以支撐,,姿勢有可能會變形,勢必會影響到法庭的秩序性和嚴肅性,,因此,,一般在宣告裁判主文時,全體起立,。
八,、擾亂法庭秩序:包括以下情形:1)哄鬧、沖擊法庭,;2)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訴訟參與人,;3)毀壞法庭設施、訴訟文書及證據(jù)等,;4)其他危害法庭安全或擾亂法庭秩序的行為,,包括在庭審時高呼口號的、自殘自殺的,、脫光衣服的,,未經(jīng)允許擅自退出庭審,集體退庭抗議的等,。處罰順序為,,先罰款、拘留后刑事制裁,,即嚴重的構成擾亂法庭秩序罪,。
法庭宣布規(guī)則紀律程序
書記員宣布:現(xiàn)在宣布法庭規(guī)則和法庭紀律,。法庭規(guī)則和法庭紀律的具體內容以《法庭規(guī)則》的有關規(guī)定為準。另外可以特別提示:全體人員應當關閉手機和傳呼機的鈴響,。
法官入庭準備
書記員宣布:全體起立,!然后引領審判長、審判員(人民陪審員)入庭,。
待法官坐定后,,書記員宣布:請坐下。
如果法官在書記員在做準備工作或宣布法庭紀律時進入法庭的,,書記員應中止手頭工作,,主持法官入庭儀式后,再恢復手頭的工作,。
準備工作就緒后,,向審判長報告庭審前準備工作情況:
(1)出庭的訴訟參加人有:……
(2)出庭的其他訴訟參與人有:……
(3)經(jīng)批準到庭旁聽采訪的新聞單位及記者有:……
最后,書記員報告:法庭準備工作就緒,,請審判長主持開庭,。
關于法庭自認規(guī)則
民事訴訟中,,當事人主張于己有利的事實的,,應當提供證據(jù)證明,這是“誰主張,,誰舉證”的應有之義,;而當事人主張于己不利事實,構成自認,,具有免除對方當事人舉證責任的效力,。自認不是證據(jù),而是舉證責任的例外情形,,是當事人行使處分權的結果,,也是人民法院認定案件事實的方法,對于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節(jié)約訴訟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2001年《民事證據(jù)規(guī)定》第八條對自認作出規(guī)定,2015年《民事訴訟法解釋》第九十二條規(guī)定了自認的基本內容及其除外情形,?!缎薷臎Q定》在《民事訴訟法解釋》第九十二條基礎上,對2001年《民事證據(jù)規(guī)定》第八條進行了修改和補充,。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修改了委托訴訟代理人自認規(guī)則,。2001年《民事證據(jù)規(guī)定》將委托訴訟代理人自認按照授權范圍不同區(qū)分了不同后果,未經(jīng)特別授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對事實的承認直接導致承認對方訴訟請求的,,不構成自認,。審判實踐中,,當事人不出庭而由委托訴訟代理人出庭的情況非常普遍,一些當事人,、委托訴訟代理人利用前述規(guī)定,,出爾反爾、隨意否認代理人在法庭上陳述的行為時有發(fā)生,,嚴重干擾訴訟秩序正常進行,,損害對方當事人合法權益。事實上,,民事訴訟法對于委托訴訟代理人特別授權的規(guī)定,,針對的是訴訟代理人對訴訟請求的處分,而自認是對事實的承認,,其本身與訴訟請求并不直接相關,;審判實踐中,“對事實的承認直接導致承認對方訴訟請求”的情形發(fā)生在對事實和訴訟請求概況承認的場合,,這種情況下可以直接認定為對訴訟請求的認可,,沒有區(qū)分對事實承認和對訴訟請求認可的必要。因此,,《修改決定》規(guī)定,,除授權委托書明確排除的事項外,訴訟代理人的自認視為當事人的自認,。
2.增加了共同訴訟人自認的規(guī)定,。2001年《民事證據(jù)規(guī)定》沒有規(guī)定共同訴訟人的自認,由于共同訴訟屬于實踐中常見的訴訟形態(tài),,《修改決定》增加規(guī)定了共同訴訟人自認的規(guī)則,。由于普通共同訴訟中共同訴訟人相互之間具有獨立性,一人或數(shù)人的自認僅對作出自認的當事人發(fā)生效力,。而必要共同訴訟因共同訴訟人對訴訟標的須“合一確定”,,故只有全體共同訴訟人共同作出的自認,才能發(fā)生自認的效力,,部分共同訴訟人作出自認而其他共同訴訟人否認的,,不能發(fā)生自認的效力。同時,,為防止部分必要共同訴訟人以消極態(tài)度妨礙訴訟進行,,對于就己不利的事實消極應對的必要共同訴訟人,可以適用擬制自認規(guī)則,。
3.增加了限制自認或附條件自認的規(guī)定,。自認,一般指完全自認,,即自認并不附加條件或限制,。限制自認或附條件自認是與完全自認相對的情形,,是指一方對于對方當事人所主張的于己不利事實承認其中一部分而否認其他部分,或者在自認時附加獨立的攻擊或防御方法,。限制自認或附條件自認在2001年《民事證據(jù)規(guī)定》中沒有涉及,,但審判實踐中這種情形大量存在,不同法院,、不同審判人員對限制自認或附條件自認的認識不統(tǒng)一,,影響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的效果,,有作出規(guī)定的必要?!缎薷臎Q定》沒有遵循德國民事訴訟法上有關限制自認亦構成自認,、由作出自認的當事人對所附的限制條件舉證證明的觀點,而是采納了我國臺灣地區(qū)“民事訴訟法”的立場,,由法官根據(jù)案件具體情況“審酌情形”判斷是否構成自認。申言之,,對于單純的承認部分事實而否認其他事實的情形,,即不附加條件的部分自認,應當認定承認部分事實的行為構成自認,,否認的部分不構成自認,。對于附加條件的自認,,則應當考查所附加的條件與承認的事實是否不可分割,。如果當事人承認對方當事人陳述的不利于己事實的同時,,又附加了獨立的攻擊或防御方法以否定對方當事人的主張,,則應當將承認事實與附加事實作為一個整體加以考察。若將兩個事實割裂開,,截取對當事人不利的部分認定為自認,,因該部分自認并不能反映當事人全部意思表示,很可能由于斷章取義而導致不公平的結果,。如果一方當事人承認對方當事人陳述的不利于己事實的同時,,又以與對方當事人主張的事實不具有法律上關聯(lián)性另一事實進行獨立的攻擊或防御,,由于兩項事實分別表達各自獨立的內容,,具有可分割性,當事人對于己不利事實的承認構成自認,。
4.修改了撤銷自認的條件,。根據(jù)2001年《民事證據(jù)規(guī)定》,,當事人在法庭辯論終結前存在兩種情形下可以撤銷自認:其一,,經(jīng)對方當事人同意,;其二,,有充分證據(jù)證明其承認行為是在受脅迫或者重大誤解情況下作出且與事實不符,。這一規(guī)定,,特別是第二種情形的規(guī)定對于撤銷自認設定了比較嚴格的條件,。事實上,如果自認的內容與事實不符,,無論當事人作出自認是否基于受脅迫或者重大誤解,,均不發(fā)生自認的效力,。因此,,《修改決定》對2001年《民事證據(jù)規(guī)定》第八條關于撤銷自認的規(guī)定進行重新整理,對第二種情形進行修改,,不再要求作出自認的當事人證明自認內容與事實不符,,只要自認是在受脅迫或者重大誤解下作出的,即可以撤銷自認,,實質上放寬了撤銷自認的條件,。
聲明:
1、以上內容來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內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識產(chǎn)權或其他合法權利,請發(fā)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核實和處理。
2,、本平臺提供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您在使用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應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而產(chǎn)生的風險及責任,。
3,、好律師網(wǎng):律師在線咨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時專業(yè)自助律師服務平臺,。找律師、寫合同,、打官司,,律師24小時提供服務,請上好律師網(wǎng)mzt333.com
This application has no configured error view, so you are seeing this as a fallback.
加載更多
This application has no configured error view, so you are seeing this as a fallback.
This application has no configured error view, so you are seeing this as a fall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