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師網(wǎng) > 專題 > 交通事故 > 事故鑒定 > 正文
一,、車體痕跡的形態(tài)
在交通事故中,車與車或車與其它物體接觸時,,在車輛表面所形成的撞擊或刮擦痕跡,,稱之為車體痕跡。車體的形狀和特征,,取決于撞擊方式,、力的大小,、方向、角度,。車體痕跡往往系多種痕跡混合在一起,。在碰撞痕跡中有刮擦痕跡,在刮擦痕跡中又有碰撞痕跡,;在凹陷狀痕跡中包含有線條狀痕跡,,或線條狀痕跡中包含凹陷狀痕跡。常見的車體痕跡一般可形成以下幾種形態(tài)痕跡:
1,、凹陷狀立體痕跡
車體受到撞擊后,,在沖力作用下,受力部位被擠壓而凹陷,。因撞擊時間極短,,可視為兩接觸面的位臵在痕跡形成時沒有發(fā)生改變。所以形成的凹陷痕跡具有印壓痕跡的特征,,一般能反映車輛部位的大小,、形狀、角度以及表面其它的一些特征,,如,,兩車追尾相撞,在前面車輛尾部和后面車輛的車頭部多見凹陷狀痕跡,,車輛遇道路隔離欄或其它障礙相撞擊后留下的痕跡多見是凹陷狀痕跡,。
2、塌陷與孔洞狀立體痕跡
軟薄而中空的物體或塑料性結(jié)構(gòu)松散的物體,,受到撞擊后,,容易形成塌陷或孔洞狀態(tài)。因其變形不規(guī)則,,只能大體反映出車輛接觸部位的形狀和大小等特征,,如車輛與堅硬凸出物體相撞,往往會產(chǎn)生塌陷孔洞狀立體痕跡,。
3,、粉碎性痕跡
脆性強,硬度大的客體,,受撞擊后即行破裂或粉碎,,形成嚴重變形的痕跡,這種痕跡很難反映出接觸部位的特性,,如燈玻璃,、反光鏡等。但是這類痕跡經(jīng)細心整復(fù)可判斷撞擊方向和部位,,為事故分析提供依據(jù),。
4,、線條狀、帶狀和片狀的刮擦痕跡
這些痕跡主要因車輛間,、車輛與其它物體間互相刮擦所致,。主要與車輛的行駛速度、方向,、部位,、接觸部位的材料屬性(硬度、塑性,、彈性,、韌性、脆性)等因素有關(guān),。車輛與車輛的刮擦痕跡一般分布在車前或兩側(cè),,面積較大,位臵一般在車輛的突出部位,,如翼子板外側(cè),、腳踏板、后視鏡,、擋泥板,、保險杠、護欄等,。車輛與人體形成的刮擦痕跡通常是車輛表面塵土被擦而形成的減層痕跡,。
5、整體分離痕跡
在交通事故中常見有車輛的某一構(gòu)件的某一部分斷裂脫落,,如倒車鏡,、車燈塑料護罩、塑料保險杠等等,。在一定條件下,,整體分離痕跡可以作出同一認定結(jié)論,特別是在偵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起到關(guān)鍵作用,。
二、車體痕跡的檢驗方法
測量記錄與照相,。這是交通事故痕跡不可缺少的重要程序,。
應(yīng)記錄痕跡的部位、高度,、形態(tài),、方向、大小,、顏色,、新鮮程度等,,必要時可畫示意圖標注記錄。
1,、部位
指痕跡所在部位,,如,車頭左前角,、前保險杠右端,、車尾擋板左上側(cè)等。對部位的名稱描述要準確,、規(guī)范,,不致以產(chǎn)生異議。對部位名稱不清楚的,,及時向懂行的人員,、汽車修理人員、配件銷售人員,、駕駛?cè)藛T,、廠方制造人員等進行咨詢。
2,、高度
指痕跡所在部位的具體高度,。一般以地面為基準,也就是痕跡的絕對高度,。為方便起見,,有時也可以某一構(gòu)件的相對位臵來記錄。當(dāng)某一痕跡比較大,,測量記錄時,,可以痕跡的中心距地高度來描述。高度的記錄單位通常以“厘米”為主,。
3,、形態(tài)
指痕跡的形狀。如,,條狀,、帶狀、塊狀,、圓弧狀,、不規(guī)則狀等,有時可用具體的象形符號來表示,,如,,痕跡呈“T”形、“U”形、“コ”形等,。
4,、方向
指痕跡形成時的受力方向。如,,自右向左,、自前向后、自下向上,、自車頭向車尾等,。
5、大小
指痕跡的面積或長短,。通常指痕跡的長,、寬、直徑,。對于有一定面積的痕跡,,痕跡大小記錄為?×,?cm,,對于狹窄、細長的痕跡,,可只記錄其長度即可,。
6、顏色
有些痕跡還附帶一些有色附著物,,應(yīng)如實記錄,。
7、新鮮程度
這是痕跡觀察所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如果當(dāng)時觀察發(fā)現(xiàn)痕跡陳舊,,那肯定與本次事故無關(guān)。與本事故無關(guān)的痕跡,,不必進行測量記錄,。要注意所痕跡的變化。
上一篇: 交通事故痕跡分類
下一篇: 交通事故骨折傷殘鑒定等級
加載更多
交強險是由保險公司對被保險機動車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在責(zé)任限額內(nèi)予以賠償?shù)膹娭菩载?zé)任保險。處理發(fā)生交通事故后人身損害賠償問題,,首先應(yīng)當(dāng)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