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單位】作者:吳兢
- 【發(fā)布文號】--
- 【發(fā)布日期】2005-09-20 12:36:21
- 【生效日期】--
- 【失效日期】--
- 【文件來源】來源:人民網
- 【所屬類別】立法追蹤
-國務院法制辦,、國家工商總局就禁止傳銷條例答記者-
今年8月23日,國務院令第444號公布了 《禁止傳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目前,,國務院有關部門正在抓緊條例的貫徹落實工作,社會各界對條例的公布實施也很關注,。針對大家關心的一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國務院法制辦、國家工商總局負責人,。
問:請介紹一下國外直銷和傳銷的發(fā)展歷程,,以及目前在我國的實際情況?
答:直銷作為一種經營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國,,之后傳入歐洲,、日本等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直銷具有減少流通環(huán)節(jié)、節(jié)省廣告投入,、實行面對面服務等優(yōu)點,,因而在一些國家迅速傳播開來。但因其同時具有交易上的隱蔽性,、參與人員的分散性,、交易對象的不確定性等特征,在其逐步發(fā)展的同時,,也很快衍生出一些商業(yè)欺詐行為,,特別是傳銷、“金字塔詐騙”和“老鼠會”等,,嚴重擾亂了正常的經濟秩序,。為此,各國政府都在嚴格規(guī)范的前提下開放直銷經營活動,;同時,,通過立法嚴厲打擊利用直銷名義進行的欺詐活動。如美國的“禁止金字塔計劃”法案,、日本的《無限連鎖鏈防止法》,、馬來西亞的《直銷法》等。
上世紀90年代初,,一些國外直銷公司開始進入中國,。由于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市場發(fā)育程度較低,,有關管理法規(guī)不夠完善,,直銷逐漸發(fā)展成為各種形式的傳銷活動。一些不法的單位和個人打著“快速致富”的旗號,,誘騙群眾參與傳銷,,利用虛假宣傳、組成封閉人際網絡,,收取高額入門費等手段斂取錢財,,還有一些人利用傳銷從事迷信、幫會,、價格欺詐,、推銷假冒偽劣產品等違法犯罪活動,不僅干擾了正常的經濟秩序,,嚴重損害人民群眾的利益,,還嚴重影響了我國的社會穩(wěn)定。
針對上述情況,,1998年4月,,國務院發(fā)出了《國務院關于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國發(fā)[1998]10號,,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指出,,傳銷經營不符合我國現階段的國情,,已造成嚴重危害,對傳銷經營活動必須堅決予以禁止,。今年8月10日,,國務院第101次常務會議通過了條例,以行政法規(guī)的形式進一步明確對傳銷活動予以禁止,,加大打擊力度,。
問:為什么要制定條例?
答:自1998年國務院頒布通知全面禁止傳銷以來,,在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下,,工商、公安等部門認真履行職責,,對各種傳銷活動進行了嚴厲打擊,,取得了顯著成效,大規(guī)模,、公開化的傳銷活動得到了有效遏制,。
近年來,傳銷進一步發(fā)展為以“拉人頭”欺詐等為主要形式的違法犯罪活動,。為了逃避打擊,,傳銷活動也由公開轉入地下,采取更為隱蔽,、更為惡劣的手段進行不法活動,且近年來有愈演愈烈之勢,,不僅嚴重擾亂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也直接危害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破壞社會穩(wěn)定,。傳銷的危害突出表現在:
一是傳銷不僅違反了國務院禁止傳銷的規(guī)定,,還違反了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伴隨傳銷發(fā)生的偷稅漏稅,、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走私販私,、非法買賣外匯,、非法集資、虛假宣傳,、侵害消費者權益等大量違法行為,,給金融秩序和市場經濟秩序造成破壞,。
二是傳銷侵害的多是弱勢群體。被騙參加傳銷的人員中,,大多是農民,、下崗職工、老年人等社會弱勢群體,,近年來還出現在校學生,、少數民族群眾等被騙參與傳銷的情況,絕大多數參加者被騙后血本無歸,,有的甚至生活無著,。
三是引發(fā)治安違法行為和刑事犯罪行為。一些人被騙后走上了偷盜,、搶劫,、械斗、賣淫等違法犯罪的道路,,給社會治安帶來隱患,;加上一些黑勢力犯罪團伙等參與其中,從事其他違法犯罪活動,,給社會穩(wěn)定造成了嚴重危害,。
四是對社會倫理道德造成沖擊。傳銷引發(fā)的夫妻反目,,父子相向,,甚至家破人亡的慘劇時有發(fā)生,在給傳銷參與者造成經濟損失的同時,,給其家庭也造成巨大傷害,,嚴重破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五是傳銷組織者,、策劃者對參加人員實施精神控制,。傳銷通過對參加人員培訓“洗腦”,宣揚所謂的迅速發(fā)財致富等傳銷理論,,使人沉溺于“發(fā)財夢”中不能自拔,,誘使參加者不擇手段大肆從事欺詐活動。
有鑒于此,,為了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市場經濟秩序,,國務院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和執(zhí)法部門要嚴格執(zhí)法,對傳銷活動一經發(fā)現,,堅決取締,。為了進一步加大對傳銷的打擊力度,防止欺詐,,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保持社會穩(wěn)定,,構建和諧社會,,國務院頒布了條例,從法律上明確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從事傳銷,,并對傳銷的定義,、表現形式、打擊傳銷的工作機制,、措施和程序,、法律責任等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
問:條例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答:在制定條例的過程中,,我們主要遵循以下指導思想:
一是進一步明確法律界限,依法查禁傳銷活動,。準確界定傳銷行為,,堅決依法開展打擊工作,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我國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穩(wěn)定。
二是保持國家政策的穩(wěn)定和延續(xù),。在國家現有政策的基礎上,,充分借鑒國外相關法律規(guī)定及監(jiān)管打擊的有效做法,認真分析傳銷的表現形式和特征,,結合我國的執(zhí)法實踐經驗,,起草和制定條例,使打擊傳銷這項長期工作,,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是建立打擊傳銷的有效機制,,堅持打擊與防范相結合,懲罰與教育相結合以及標本兼治的原則,。堅決把傳銷遏制在萌芽狀態(tài),,避免給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造成損害,避免給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公共秩序帶來更大危害,。積極開展綜合治理,,建立打擊傳銷的長效機制。
問:何種行為屬于傳銷,?傳銷都有哪些表現形式,?
答:參照近年來國務院打擊傳銷的一系列文件,,結合近年來的執(zhí)法實踐,條例對傳銷作出了界定,,規(guī)定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fā)展人員,,通過被發(fā)展人員直接或間接發(fā)展人員的數量或者銷售業(yè)績?yōu)橐罁嬎愫徒o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fā)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任何行為都屬于傳銷。同時,,為了便于理解,,條例還列舉了傳銷的三種表現形式,即以發(fā)展下線的數量為依據計提報酬的傳銷行為(即“拉人頭”),,以發(fā)展的下線的推銷業(yè)績?yōu)橐罁嬏釄蟪甑膫麂N行為(即“團隊計酬”),,以及騙取入門費的傳銷行為。
問:條例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有什么要求,?
答:條例明確規(guī)定了打擊傳銷的工作機制和各部門的職責分工,。傳銷已成為社會公害,實踐證明打擊傳銷必須采取政府牽頭,,部門齊動,,社會參與,綜合治理的措施,,廣東,、山東等省市將打擊傳銷列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對遏制傳銷,、嚴懲傳銷頭目起到積極作用,。為此條例規(guī)定,建立由政府牽頭,,公安,、工商為主,司法,、商務,、電信、教育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積極參加配合,,形成各司其職,、相互配合、權責一致的打擊傳銷機制,。
條例規(guī)定,,對于“拉人頭”、“團隊計酬”和騙取入門費的傳銷行為,,以工商部門為主負責查處,。由于當前傳銷的組織者往往對參加者采取暴力和精神雙重控制,,限制人身自由,非法拘禁,,甚至出現搶劫,、綁架、殺人等惡性案件,,條例規(guī)定,,對在傳銷中以介紹工作、從事經營活動等名義欺騙他人離開居所地非法聚集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由公安機關會同工商部門進行查處,。工商部門查處的涉嫌犯罪的行為,依法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針對近年來利用互聯網從事傳銷日益突出的情況,,條例規(guī)定對利用互聯網發(fā)布傳銷信息,慫恿,、誘騙他人參加傳銷的,,由工商部門會同電信等部門依照條例的規(guī)定進行查處。
問:條例規(guī)定了哪些查處措施和制度,?
答:為了有效開展打擊傳銷工作,,更好地保護人民群眾的利益,條例賦予執(zhí)法部門查詢,、檢查,、查封、扣押,、申請司法部門凍結違法資金等多項查處措施,。為了及時揭露傳銷違法活動,防止群眾上當受騙,,避免和減少傳銷給社會造成更大損失,,條例規(guī)定了警示、提示制度,。對于經查證屬于傳銷的,,工商、公安機關可以向社會公開發(fā)布警示或提示,。通過在傳銷萌芽狀態(tài)發(fā)出預警,、對查處的傳銷案件進行公布,揭露其欺騙實質,,減少和避免群眾遭受更大損失。
為了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打擊傳銷,,開展群防群治,,及時獲取案件線索,,快速有效打擊傳銷活動,條例規(guī)定了傳銷舉報投訴機制,。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工商,、公安機關舉報。工商,、公安機關應對舉報線索進行調查核實,,依法查處;并為舉報人保密,,經調查屬實的,,依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可以給予舉報人一定的獎勵。
此外,,為了依法行政,,防止行政機關濫用職權,條例對執(zhí)法部門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程序也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如:工商部門在采取本條例規(guī)定的措施,,必須向縣級以上工商部門主要負責人書面或者口頭報告并經批準;對涉嫌傳銷行為進行查處時,,執(zhí)法人員不得少于2人,;還規(guī)定了回避制度等。
問:從事傳銷的單位和個人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答:條例針對傳銷活動中的不同人員設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對傳銷的組織者和骨干分子,設定了最高200萬元的罰款,;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于一般參加人員,,予以告誡,;對多次參加,屢教不改,,雖不屬于骨干分子,,但又確實誘騙他人并給他人造成損失的傳銷參加者,由工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活動,,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
同時,條例還規(guī)定,,對于為傳銷提供經營場所,、培訓場所、貨源、保管,、倉儲等條件的,,工商部門有權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和處以罰款,。對于為傳銷活動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的,,工商部門有權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并由有關部門依照互聯網的有關規(guī)定予以處罰,。
問:如何貫徹實施好這一條例,?
答:條例的頒布對于打擊傳銷,懲治違法犯罪分子,,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穩(wěn)定,,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國務院將組織有關部門主要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組織各地人民政府和相關執(zhí)法部門認真學習條例,,建立健全打擊傳銷的工作機制,,開展綜合治理,,切實履行職責,做到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認真做好條例的貫徹實施工作,。
二是組織開展普法宣傳活動,,通過新聞媒體,、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采取多種方式宣傳法律規(guī)定,,教育群眾知法懂法,,自覺守法,提高群眾識別,、防范,、抵制傳銷的能力。
三是開展專項打擊行動,,適用條例查處一批大要案件,,凈化市場秩序,,嚴懲組織者和骨干分子,,震懾不法人員,堅決把傳銷活動遏制在萌芽狀態(tài),。
最新法律法規(guī)
- -筑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密碼防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頒布一周年工作情況綜述-
- -互金協會發(fā)布網絡小額貸款機構反洗錢行業(yè)規(guī)則-
- -中國人民銀行法將大修 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 -疫情防控北京經驗升級為法規(guī)-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比利時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十四次會議第14/12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