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護方案的內容分為三部分:
1、事實和證據(jù)辯,;
2,、定性及適用法律辯,;
3、量刑辯,。
——指控的事實存在漏洞:(1)不是犯罪事實(違法事實),;(2)不是本案事實(張冠李戴),;(3)殘缺的事實(構成要件不全),。有罪證據(jù)存在瑕疵,如證人的虛假稱述,;意見證據(jù)的猜測,、臆斷、評價,;非法證據(jù)沒有排除,;鑒定程序的非正當性和結論的合理懷疑;間接證據(jù)之間不能相互印證,,得出的結論不能唯一,。
——定性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能否入罪(罪與非罪);二是應定何罪(重罪與輕罪),。無罪辯護的路徑:一是從刑法的定義出發(fā),,即犯罪事實清楚,但情節(jié)顯著輕微,;二是從犯罪構成要件出發(fā),,即缺乏某一構成要件;三是情節(jié)犯,、數(shù)額犯,、結果犯等中的情節(jié)是否嚴重或惡劣,犯罪數(shù)額是否達到立案標準,,結果犯中的物質損失是否存在,,非物質損失(主要是社會影響)的證據(jù)是否充分。四是具體罪名定義中的必要條件是否滿足,。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罪名定義,如果違反的是部門規(guī)章,,則行為人的行為不為罪,;五是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疑罪從無”辯。重罪辯輕罪,,難度較大的是共同犯罪中的犯意過限的行為識別,。依據(jù)“實行過限”理論,如果犯罪結果系行為人超出共同犯意的行為所致,,沒有超出犯意的行為人對結果不承擔責任,。
——量刑辯護的路徑:一是法定從輕減輕或者免予處罰的情節(jié)。如立功和自首、從犯和被教唆犯等,;二是酌定從輕情節(jié),。如傷害案件的賠償、對事實認識上的錯誤等,;三是刑事政策的允許,。如寬嚴相濟、死刑犯從嚴掌握,、鄰里糾紛導致的刑事案件等,;四是依照最高院和地方高院頒布的量刑指導意見發(fā)表具體的量刑意見。適用時注意兩點:一是多種量刑情節(jié)疊加和禁止重復評價,。量刑情節(jié)的疊加采用“同向相加,,逆向相減”的計算方法。禁止量刑情節(jié)的重復評價是指,,當一個行為涉及兩個以上量刑情節(jié)的時候,,只考慮其中一個量刑情節(jié)。如自首與坦白的情節(jié),、自首與自愿認罪的情節(jié),,對于已經(jīng)認定為自首,就不必再考慮自愿認罪與坦白的情形,,否則就違反了禁止重復評價原則,;二是可能判處無期徒刑以上的案件不適用量刑指導意見。
辯護詞應圍繞起訴書的認定撰寫,,做到有的放矢,。撰寫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切勿大量引用被告人供述及證人證言或文書內容;二是觀點結論多,,論證論據(jù)少,;三是講課式解釋罪名和犯罪構成;四是法言法語少,,大白話,、口語化多。
上一篇: 程序性辯護的應用
下一篇: 犯盜竊罪請律師有用嗎
加載更多
關于司法賠償案件案由的規(guī)定(2023年4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83次會議通過,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為正確適用法律,,統(tǒng)一確定案由,,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等法律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