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靠車輛雇員受傷與公司無
勞動關系卻是工傷
存在勞動關系是用人單位承擔工傷賠償責任的前提,但在司法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明明與勞動者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為何卻需要承擔工傷賠償責任呢,?在無錫梁溪法院審理的一則案例中就出現(xiàn)了上述情況,一男子開攪拌車受傷,,其車輛掛靠單位就被判決承擔工傷賠償責任,。
2017年2月,顏某經(jīng)甲公司招聘從事運輸工作,,開混凝土攪拌車,工資由甲公司發(fā)放,。同年4月,,顏某在駕駛車輛時側翻受傷,。經(jīng)診治,診斷為全身多處外傷、左橈骨遠端骨折,。受傷后公司告知顏某,,混凝土攪拌車是掛靠在其單位經(jīng)營的,其實際車主是安某和薛某,,顏某所受傷害由安某和薛某負責,。顏某遂向
勞動仲裁部門提出仲裁申請,,要求確認其與甲公司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由甲公司支付未簽訂勞動
合同的二倍工資差額,。2017年8月,,仲裁部門作出終止決定書,,決定終止審理案件,,顏某訴至法院,。
經(jīng)法院審理查明,,2011年4月,甲公司分別與安某,、薛某簽訂《車輛掛靠協(xié)議》,,約定車輛掛靠在甲公司經(jīng)營,。同時雙方簽訂了《掛靠運輸協(xié)議》,,約定車輛和駕駛人員參與甲公司的商品混凝土承運業(yè)務,駕駛人員工資由甲公司代為發(fā)放,,甲公司可以向安某,、薛某推薦或代為招聘符合條件的駕駛員,但用工關系仍屬于兩人,。顏某系安某委托甲公司招用的駕駛員。
顏某在案件審理中并無證據(jù)證明甲公司與其有建立勞動關系的合意,。2017年10月,,法院作出
一審判決,,駁回了顏某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及要求支付未簽訂
勞動合同二倍工資的訴訟請求。
案件判決后,,顏某以甲公司職工名義向市人社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2018年1月,市人社局認定顏某所受傷害為工傷,。對此,,甲公司認為法院已經(jīng)判決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為何還能認定工傷呢,?于是,,甲公司向法院提起
行政訴訟,要求撤銷人社局作出的工傷認定決定書,。
法院認為,,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nèi),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條第一款第(五)項規(guī)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單位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個人掛靠其他單位對外經(jīng)營,其聘用的人員因工傷亡的,,被掛靠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因此,原告要求撤銷工傷認定決定書的主張,,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法院一審判決駁回甲公司的訴訟請求。甲公司不服,,提起上訴,。最終,經(jīng)二審法院審理查明后維持原判,。
法官說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guī)定主要是從有利于職工的角度出發(fā),,不以是否存在真實勞動關系為前提,這是對工傷保險勞動條例將勞動關系作為工傷認定前提的一般規(guī)定之外的特殊情形處理,。需要注意的有兩點:一是掛靠人是自然人,,二是僅適用于掛靠人聘用的人員。
法官提醒,,在掛靠關系中,,雖然用人單位需要承擔工傷賠償責任,但司法解釋也明確了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用人單位和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在實際承擔工傷保險責任后,可以根據(jù)實際支出的工傷保險待遇,,向實際侵權人行使追償權,。
以上是“掛靠車輛雇員受傷與公司無勞動關系卻是工傷”的相關信息,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請關注好律師網(wǎng)
刑事制度欄目,。
聲明:
1,、以上內(nèi)容來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內(nèi)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識產(chǎn)權或其他合法權利,,請發(fā)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核實和處理。
2,、本平臺提供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您在使用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應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而產(chǎn)生的風險及責任,。
3,、好律師網(wǎng):律師在線咨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時專業(yè)自助律師服務平臺,。找律師、寫合同,、打官司,,律師24小時提供服務,請上好律師網(wǎng)mzt33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