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師 > 專題 > 民事訴訟 > 法律指南 > 二審時不提交答辯狀有哪些后果?被上訴人二審答辯技巧
我是原告,,勝訴后,被告方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我方?jīng)]有在收到民事上訴狀十五日內提交答辯狀,,只想著二審開庭時提交或口頭答辯。不知有何不利后果,?
不提交答辯狀是主動放棄行使權力,,無不利后果。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guī)定了一審普通程序中的答辯狀制度,,其內容是:被告應當在收到法院送達的原告起訴狀后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提出答辯狀的,法院應當在收到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fā)送給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法院的審理,。
答辯狀是為保護被告方的合法權益,而給被告方提供無過錯辯解的法律程序,,被告方不提供答辯狀,,不影響法庭的開庭和判決,被告方可以在開庭時進行當庭辯解和舉證,。放心吧,,沒有任何法律后果。
原則上不會有什么不利后果,。通常就我個人的看法而言,,答辯是權利而非義務。當然如果法院認為需要,,你是可以隨時提供答辯意見或者代理意見給其參考適用的,。
二審的答辯狀是否可以在開庭時上交?
可以,,答辯狀可交可不交,。但是我們老師講的時候是不建議開庭之前交,因為答辯狀在開庭之前交原告也會收到,,這樣會給原告更多反擊的機會,。
按常理也可發(fā)。但是我建議你最好在開庭前遞交法官最好,,因為承辦法官可以在開庭前充分了解案情真相,,讓法官知道你的理由和證據(jù),這樣其實對你是有利的,,答辯狀的目的就是要讓法官支持你的觀點,。
答辯狀格式:
答辯狀格式與起訴狀沒有多大的不同,最大的區(qū)別在于答辯狀的內容方面,。答辯狀格式具有三個部分,,首部、答辯理由,、尾部和附項,。
1、首部,。首部應寫明下列內容:
(1)標題,。標題寫明“刑事(或民事)答辯狀”,“刑事(或民事)被上訴答辯狀”,。前者為第一審案件答辯狀,,后者為上訴案件答辯狀。
(2)答辯人的基本情況,。當事人欄目,,直接列寫答辯人的基本情況,。被告人是公民的,就列寫答辯人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yè)和住址。有代理人的,,挨著另起一行列寫代理人,,并標明是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還是委托代理人,并寫明其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職業(yè)和住址。如果是法定代理人,,還要寫明他與答辯人的關系,。如委托律師代理,只寫明其姓名和職務,。被告人是企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法人)的,,先列寫答辯人及其單位全稱和所在地,。另起一行列寫該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及其姓名、職務,。再另起一行,,列寫委托代理人及其姓名、職務,。對方當事人的情況不用單獨列寫,,可在下面的答辯理由說明起訴人和上訴人是誰,起訴或上訴的案由是什么,。
(3)寫明答辯事由,。第一審案件答辯狀和上訴案件答辯狀其事由的寫法不同。現(xiàn)分別說明如下:第一審案件答辯人是被告人,,答辯事由的具體行文為:“因xx(案由)一案,,現(xiàn)提出答辯如下:”,。上訴案件答辯狀的答辯人是被上訴人,答辯狀具體行文為:“上訴人xx×(姓名)因xx(案由)一案不服xx×人民法院xx年×月×日×字第×號×事判決(或裁定),,提起上訴,,現(xiàn)提出答辯如下:”
2、答辯理由,。答辯的理由是答辯狀的主體部分,,寫法
被上訴人二審答辯技巧:
被上訴人在收到上訴狀副本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的內容,,必須針對上訴狀提出的事實和理由,,抓住關鍵進行答復和辯駁。
一,、當事人上訴的條件
1,、提起上訴必須是享有上訴權或者可以依法行使上訴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提起上訴的對象必須是依法允許上訴的判決或裁定;
3,、必須在法定期限內提起;當事人不服一審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必須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提起,,不服一審裁定的,必須在裁定書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提起;
4,、必須遞交上訴狀,、交納上訴費。上訴狀可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也可直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一般各地人民法院均委托原審法院代收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同時應當在接到人民法院預交訴訟費的通知后7日內向本院交納訴訟費,,逾期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二、上訴狀的內容
1,、公民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姓名和地址、郵編和聯(lián)系電話;
2,、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
3、上訴的具體請求和理由,。
三,、證據(jù)的提交
當事人在二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jù)的,應當在二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二審不需要開庭審理的,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出,。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屆滿后提供的證據(jù)不屬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的“新的證據(jù)”的范圍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納。
四,、被上訴人的答辯
被上訴人在收到上訴狀副本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的內容,必須針對上訴狀提出的事實和理由,,抓住關鍵進行答復和辯駁,。
五、上訴的撤回
在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人的上訴至二審法院判決,、裁定宣告之前,,上訴人認為自己的上訴理由不充分,或接受了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或當事人自行和解,可以向二審人民法院申請撤回上訴,,但是否被允許,,應當由二審法院作出裁定。法院裁定準予撤訴的,,上訴人應交納上訴費的50%.
六、上訴案件的審理期限如何規(guī)定
審理對判決上訴的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
聲明:
1,、以上內容來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內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識產(chǎn)權或其他合法權利,,請發(fā)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核實和處理。
2,、本平臺提供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您在使用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應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而產(chǎn)生的風險及責任,。
3,、好律師網(wǎng):律師在線咨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時專業(yè)自助律師服務平臺,。找律師,、寫合同、打官司,,律師24小時提供服務,,請上好律師網(wǎng)mzt333.com
根據(jù)《婚姻登記條例》第十二條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辦理離婚登記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
財產(chǎn)損害賠償糾紛屬于侵權糾紛,。行為人由于過錯侵害人身,、財產(chǎn)或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
一,、它是一種雙務形成行為,,不是法定行為(與生子女不同); 二,、繼子女未成年時,,繼父母要盡到撫養(yǎng)義務
謠言,指的是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并通過一定手段推動傳播的言論,。謠言分為多種類型,不同的謠言觸犯的法律規(guī)定不同,,其行為的性質有所區(qū)別...
問: 我于2012年3月份起訴離婚,,8月份法院判決不準離婚,。我上訴至中院,經(jīng)中院做工作,,我
答:《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案件立案,、結案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九條規(guī)定:下列案件,,人民法院應當按照執(zhí)行異議案
大冶法院執(zhí)行干警通過網(wǎng)絡司法拍賣處置260萬元房產(chǎn) 陳甲陳乙,本是一對親密的合作伙伴,,卻因
如何判斷行政行為的違法性 張家港律師曹輝團隊張家港律師曹輝團隊:侵犯客運人力三輪車經(jīng)營權案,,如何判斷行政行為的違法性,?市政府行政程序明顯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