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單位】山西省太原市
- 【發(fā)布文號】--
- 【發(fā)布日期】2007-04-02
- 【生效日期】2007-05-01
- 【失效日期】--
- 【文件來源】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 【所屬類別】地方法規(guī)
太原市殘疾人保障辦法
太原市殘疾人保障辦法
(2006年12月21日太原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通過 2007年3月30日山西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批準 2007年4月2日太原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公布 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辦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qū)域內的機關,、團體,、企事業(yè)單位及其他組織和公民,都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殘疾人事業(yè)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殘疾人事業(yè)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并隨著財政收入的增加相應增加,。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殘疾人工作機構,,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做好殘疾人工作。
第五條 殘疾人聯合會代表殘疾人的共同利益,,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團結教育殘疾人,為殘疾人服務,;承擔法律賦予和政府委托的任務,,開展殘疾人工作,動員社會力量,,發(fā)展殘疾人事業(yè),。
第六條 殘疾人申請殘疾評定,應當向縣(市,、區(qū))殘疾人聯合會提出,,經縣級以上符合條件的醫(yī)院按照國務院制定的殘疾人評定標準進行殘疾鑒定后,由縣(市,、區(qū))殘疾人聯合會核發(fā)《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并報市殘疾人聯合會備案,。
殘疾人對殘疾鑒定結論有異議的,可以向市衛(wèi)生行政部門申請復查,。
市衛(wèi)生行政部門應當組織有關專家對殘疾鑒定結論進行復查,。復查結論為最終結論。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支持社區(qū)(村)開展殘疾人康復工作,,提供康復訓練,、醫(yī)療等服務。
第八條 一級甲等以上醫(yī)療機構應當設立康復科(室),,對殘疾人進行功能康復醫(yī)療,、訓練和指導。
第九條 殘疾人憑《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在本市行政區(qū)域內的醫(yī)療機構就診免普通掛號費,;本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殘疾人憑《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身份證、民政部門核發(fā)的《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就醫(yī),,享受衛(wèi)生行政部門制定的濟困門診,、濟困病房等有關優(yōu)惠政策。
第十條 在國家規(guī)定的康復醫(yī)療項目范圍內,,殘疾人恢復或者補償功能所需的醫(yī)療康復費用,,屬于社會救濟對象的,政府應當給予救濟,。
第十一條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殘疾人參加醫(yī)療保險,,其醫(yī)療保險費由各級民政部門、殘疾人聯合會,、殘疾人個人按比例分擔,。具體比例由市人民政府規(guī)定。
第十二條 政府應當建立殘疾人用品用具供應服務網絡,,保障殘疾人用品用具的供應與服務,。
第十三條 教育行政部門應當采取措施,保障所有有受教育需求的適齡盲,、聾啞和弱智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保障殘疾學生和殘疾人子女就近入學,;對寄宿的貧困的殘疾學生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貧困殘疾人子女補助生活費。
普通幼兒教育單位應當接收能適應其生活的殘疾幼兒入園,。
第十四條 中等以上學校應當減免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子女,、殘疾學生的住宿費、管理費和學雜費,。
第十五條 政府鼓勵和支持殘疾人接受職業(yè)教育,,參加職業(yè)技能培訓,。
第十六條 機關、團體,、企事業(yè)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按不低于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1.5%的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yè),。達不到規(guī)定比例的,每少安排1名殘疾人,,按上年度本市在職職工平均工資額,,繳納殘疾人就業(yè)保障金。
第十七條 機關,、團體,、企事業(yè)單位和其他組織在錄用工作人員時,對殘疾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不得歧視殘疾人,。
企業(yè)在招聘、錄用人員時應當優(yōu)先安排本企業(yè)殘疾職工的子女和職工中有勞動能力的殘疾子女就業(yè),,并安排適當的崗位,。
在職殘疾職工,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xù)工齡滿十年的,經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退休,。
第十八條 用人單位不得因職工殘疾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
破產,、改制,、兼并或者撤銷的企業(yè),依法清償所欠殘疾職工的工資和社會保險等費用后,,應當按有關規(guī)定妥善安排好殘疾職工的生活,。
第十九條 鼓勵殘疾人自謀職業(yè)。
從事個體經營的殘疾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免除注冊登記費,,減收市場管理費、個體工商管理費,;稅務部門應當依法給予稅收優(yōu)惠,。
第二十條 盲人按摩機構應當優(yōu)先安排取得按摩職業(yè)資格證書和專業(yè)技術職稱的盲人就業(yè)。
第二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殘疾人扶貧工作納入扶貧計劃,,在技術,、資金和物資等方面優(yōu)先扶持貧困殘疾人。
有關部門應當在生產服務,、技術指導,、農用物資供應,、農副產品收購和資金等方面,對從事生產勞動的農村殘疾人給予幫助,。
第二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在街道(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村)有計劃地建立殘疾人活動場所,組織殘疾人開展經常性的文化,、體育,、娛樂活動。殘疾人集中的企事業(yè)單位應當建立適合殘疾人特點的活動場所,。
第二十三條 報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應當刊登,、播出宣傳殘疾人事業(yè)的公益廣告,,相關電視節(jié)目中應當增加字幕、手語解說,。
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應當設立盲人有聲讀物和圖書閱覽室,。
第二十四條 殘疾職工參加縣級以上舉辦的文化、體育活動以及相關集訓,,所在單位應當給予支持,,參加活動及集訓期間,其工資,、福利待遇不變,。對無固定收入的殘疾人,組織者應當予以補貼,。
體育場(館),、影劇院、廣場對舉辦殘疾人體育訓練,、比賽和文藝演出等活動,,應當減免使用費。
第二十五條 無勞動能力,、無法定扶養(yǎng)人,、無生活來源的殘疾人,屬于非農業(yè)人口的,,由各級社會福利機構予以供養(yǎng),;屬于農業(yè)人口的,由政府安排供養(yǎng),。
殘疾人的法定扶養(yǎng)人因喪失扶養(yǎng)能力不能保障其基本生活的,,按照前款規(guī)定供養(yǎng)。
第二十六條 政府對無勞動能力,、無經濟來源的殘疾人,,應當適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第二十七條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殘疾人,,家庭安裝數字電視,,凡申請安裝地點與戶口所在地一致的,減免數字電視施工安裝費,,數字電視管理單位應當減免收視費,;供水、供熱單位應當減免相關使用費用,;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應當免除生活垃圾處理費,。
第二十八條 盲人及一、二級下肢殘疾人持乘車證免費乘坐市內公共汽車,、電車,;其隨身必備的輔助器具,準予免費攜帶,。
殘疾人憑《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進入體育場(館),、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科技活動中心,、公園,、動物園、烈士陵園,、風景區(qū),、城市公廁等場所實行免費;對盲人,、雙下肢殘疾人和重度智力殘疾,、精神殘疾人,可由1-2名陪護人員免費進入上述場所,。
殘疾人代步車在公共停車場停放,,應當免收停車費。
第二十九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為殘疾人辦理基本養(yǎng)老,、醫(yī)療等社會保險,。
第三十條 在城市房屋拆遷中,應當為盲人和重度肢殘人安置低層次的樓房,。拆遷單位應當為被拆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家庭主要勞動力為殘疾人的家庭優(yōu)先提供周轉用房或者支付高于規(guī)定標準的臨時安置補助費和搬遷補助費,。
政府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條件的殘疾人家庭應當予以優(yōu)先安排;在經濟適用房出售中應當優(yōu)先考慮安置符合申請購買經濟適用房條件的殘疾人。
第三十一條 政府倡導和鼓勵全社會扶助殘疾人事業(yè),,支持各級殘疾人聯合會依法組織開展社會募捐,,籌集資金,發(fā)展殘疾人福利基金,,接受社會捐贈,,積極發(fā)展殘疾人事業(yè)。
政府應當對發(fā)展,、支持殘疾人事業(yè)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民政部門應當每年從福利彩票公益金本級留成中劃出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發(fā)展殘疾人事業(yè)。
第三十二條 在新建,、擴建,、改建城市道路、公共設施和居住區(qū)時,,應當按照國家規(guī)定標準進行無障礙設計和建設,,并設置統一的標志。
無障礙設施所有人,、管理人應當對無障礙設施進行維護和管理,。公民應當愛護無障礙設施。
第三十三條 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權要求有關主管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殘疾人聯合會可以要求并協助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就殘疾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案件進行調查,。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應當依法查處,,并予以答復。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批評教育或者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拒絕接收有受義務教育需求的適齡盲,、聾啞和弱智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
(二)拒絕安排殘疾人就業(yè)或者繳納殘疾人就業(yè)保障金的,;
(三)拒絕殘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時免費攜帶其隨身必備的輔助器具的,;
(四)拒絕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規(guī)定,,政府有關部門,、殘疾人聯合會及其工作人員,不履行保護殘疾人合法權益職責的,,由其所在單位,、主管部門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六條 本辦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收藏
分享
“好律師網”提供的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資料僅供您參考。您在使用相關資料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須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服務而產生的風險及責任。
最新法律法規(guī)
- -筑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密碼防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頒布一周年工作情況綜述-
- -互金協會發(fā)布網絡小額貸款機構反洗錢行業(yè)規(guī)則-
- -中國人民銀行法將大修 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 -疫情防控北京經驗升級為法規(guī)-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比利時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十四次會議第14/12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