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一審判決后,被告人認為詐騙的次數(shù)不對,,詐騙的金額也不對,,該錯誤認定直接影響量刑,最終二審法院采納該上訴意見,,并改判較輕的刑罰,。【案例: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粵01刑終710號】
(1)一審法院的認定以及判決結(jié)果: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人勞某乙,詐騙公民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被告人王某丁詐騙公民財物,,數(shù)額巨大,,上述被告人的行為均已構(gòu)成詐騙罪。被告人勞某乙,、王某丁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是從犯,,依法應(yīng)當對勞某乙、對王某丁從輕處罰,。
一審法院判處被告人勞某乙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三萬元,。被告人王某丁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一萬元
被告人王某丁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一萬元。
(2)當事人上訴以及提出上訴請求:收到一審判據(jù)結(jié)果后,,勞某乙,、王某丁等人向二審法院提起了上訴。
上訴人勞某乙上訴提出:1,、其沒有見過第六宗事實的被害人范某,,沒有參與該宗詐騙。2,、其在偵查機關(guān)的供述與公安人員制作的筆錄不符,,其看不清楚辦案人員的手寫筆錄,但辦案人員仍讓其簽名,。3,、其在馮某甲的酒吧沒有股份,證人梁某2的證言與事實不符,。4,、原判量刑過重,罰金過高,。
上訴人王某丁及其辯護人上訴,、辯護提出,認定王某丁犯詐騙罪的證據(jù)不足:1,、王某丁是房地產(chǎn)中介,,主要工作是帶客看房,不知道馮某甲用承租的房子冒充公房實施詐騙,。2,、無證據(jù)顯示王某丁與其他同案人共謀詐騙。3,、王某丁的犯罪故意是根據(jù)同案人的供述,,但同案人的供述并不能支持認定王某丁有犯罪故意。4,、原判以馮某甲支付遠高于勞動所得的款項且王某丁并未實際出資或付出相應(yīng)勞務(wù),,馮某甲分給其20%的酒吧股份來認定王某丁具有犯罪主觀故意,,不能成立。5,、在鐘某被騙的事實中,,王某丁只是帶被害人去看房,這是其本職工作,,不能以發(fā)生的時間在2015年2月以后就認定王某丁構(gòu)成犯罪,。6、即使王某丁構(gòu)成犯罪,,其犯罪金額是9.7萬元,,屬于數(shù)額較大,原判對其量刑過重,。
(3)二審法院經(jīng)審理查明,,并依法作出了二審判決,判決撤銷廣州市荔灣區(qū)人民法院(2016)粵0103刑初610號刑事判決第三項,、第四項中對上訴人勞某乙,、王某丁的量刑部分;判處上訴人勞某乙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判處上訴人王某丁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二個月,。(4)結(jié)果對比:勞某乙被一審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二審法院依法改判為有期徒刑三年;王某丁被一審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二審法院依法改判為有期徒刑二年二個月,。雖然減少的幅度并不算大,但是二審能改判,,實則已是成功有效辯護的一大步,。不管能減少多少刑期,對于有明顯錯誤的一審判決,,上訴是很有必要的,。
案例二:一審判決后,被告人認為一審法院未認定退賠獲得諒解的法定從輕情節(jié),,依法提出上訴,,最終二審法院采納了該上訴意見?!景咐汉幽鲜⌒抨柺兄屑壢嗣穹ㄔ?,(2017)豫15刑終438號】
(1)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人陳留欽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欺騙手段,騙取被害人劉某購房款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已構(gòu)成詐騙罪。依法判決被告人陳留欽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
(2)被告人陳留欽上訴及其辯護人辯護稱:1.一審認定陳留欽構(gòu)成詐騙罪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上訴人與王某之間工程并未結(jié)算,,上訴人根據(jù)
合同約定享有涉案房屋處理權(quán)。本案受害人劉某多次陳述存在矛盾,,且與證人魏某,、張某之間的證言存在矛盾。上訴人與劉某之間屬于民事糾紛,;2.上訴人與陳某之間不存在房屋買賣關(guān)系,;3.上訴人系初犯、偶犯,、認罪態(tài)度好,,取得被害人劉某諒解。
(3)二審法院最終認為一審法院未認定被害人劉某諒解陳留欽的事實,,導(dǎo)致量刑不當,,依法應(yīng)予糾正。依法撤銷信陽市浉河區(qū)人民法院(2016)豫1502刑初228號刑事判決第一項對原審被告人陳留欽的量刑部分,,即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改判有期徒刑三年。
(4)結(jié)果對比:一審判處四年六個月,,二審改判有期徒刑三年,,減少了一年六個月。對于一審判決認定明顯有錯誤的,,上訴是很有必要的,。
從司法判例的角度,闡述一審上訴后,,二審法院依法改判的成功案例(下)
案例三:一審認定管某某等人為主犯,,提起上訴,最終二審法院認定管某某等人為從犯,,量刑直接從十一年減少到六年六個月,。【案例:江蘇省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蘇04刑終508號】
(1)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人管榮國伙同他人組織,、領(lǐng)導(dǎo)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是主犯,應(yīng)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進行處罰,。詐騙數(shù)額特別巨大,依法判處被告人管榮國有期徒刑十一年,。
(2)被告人管榮國不服一審判決結(jié)果,,依法提起了上訴,并提出:在案證據(jù)證明,,管榮國等人在整個東鼎公司涉案的事實中體現(xiàn)的作用小,、沒有管理職權(quán),所謂平臺的“負責(zé)人”實際就是一個上傳下達的“打工者”角色,,應(yīng)依法認定其為從犯等辯護意見,。
(3)二審法院經(jīng)審理后認為,被告人管榮國屬于從犯,,撤銷常州市天寧區(qū)人民法院(2018)蘇0402刑初628號刑事判決的第一項,,即對被告人管榮國的量刑部分。依法改判被告人管榮國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
(4)結(jié)果對比:一審法院認定管榮國為主犯,,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二審法院改認定為從犯,,刑期改為六年六個月有期徒刑,,足足減少了四年六個月。
筆者辦理過多起二審上訴案件,,有依法改判的成功案例,,也有因為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裁定發(fā)回重審的成功案例,,當然,也有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案例,。由于涉及當事人隱私,本文不以此作為案例列舉,,敬請諒解,。
雖然二審法院對于上訴的案件,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案例也不少,,但是,一旦無罪被認定有罪,,罪輕被認定為罪重,,此罪被認定為彼罪,,從犯被認定為主犯,數(shù)額小被認定為數(shù)額大,,有自首情節(jié)卻不認定自首,,沒有任何理由不上訴的。畢竟在人的內(nèi)心深處,,成與否排在第二,,不能留下終生遺憾要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