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原告石某與原告黎某系夫妻關系,,被告周某與被告陳某原系夫妻關系(已于2015年6月8日
離婚)。2015年3月28日,,原告石某與被告周某就勝景嘉園小區(qū)13棟405號房屋簽訂一份房屋轉讓協(xié)議,,約定被告周某向原告石某轉讓上述房屋,轉讓金額為元(含煤氣開通,、維修基金等其他一切費用),,房屋過戶費用由原告石某承擔。2015年3月29日,原告石某向被告周某一次性支付購房款元,。
該房屋系保定利德置業(yè)有限公司開發(fā)的
安置房,,面積為114.28平方米。被告周某收到上述房款后,,向保定利德置業(yè)有限公司補交了元房款,。至今,被告周某一直未向原告交付房屋,,雙方亦未辦理房屋產權過戶手續(xù),。2015年7月2日,被告周某以欺騙手段將上述房屋以元的價格轉讓給案外人楊某,,楊某于2015年7月15日向被告周某支付購房款元,,但被告周某一直未向楊某提供該房屋的相關票據(jù)和鑰匙。2015年9月4日,,楊某發(fā)現(xiàn)該房屋已售予原告石某后,,以被告周某對其實施詐騙為由向公安機關報案。2012年4月29日,,公安機關將被告周某抓獲歸案,。2015年8月8日,法院判處被告人周某犯
合同詐騙罪,。兩原告以本案涉案房屋系安置房,,按
法律法規(guī)的相關規(guī)定,雙方簽訂的房屋轉讓協(xié)議無效,,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如所請。
爭議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主要圍繞陳某是否應在本案中承擔連帶償還責任,,存在不同意見。
評析
上海房產律師認為陳某應該承擔連帶償還責任,,理由如下:
第一,,陳某雖然未在合同上簽字,但本案所涉合同簽訂的時間,、交付房款的時間均發(fā)生在兩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債權人就夫妻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中的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時,,法院應對此類債務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
第二,,石某于2015年3月29日向周某,,一次性支付了勝景嘉園小區(qū)13棟405號房屋的購房款元,。周某收到上述房款后,隨即用該款向保定利德置業(yè)有限公司補交了勝景嘉園小區(qū)13棟405號房屋所需的元房款,。該行為系周某,、陳某夫妻雙方受益的夫妻共同生產生活行為。
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如果夫妻一方有足夠的證據(jù)證明另一方當事人對外所負債務未用于夫妻共同生產生活,應認定該債務屬于一方當事人的個人債務,。但在本案中,,陳某沒有提供證據(jù)證實周某所收的元房款未用于夫妻共同生產生活。為此,,該債務不能認定為周某的個人債務,。
第三,陳某案件的審理過程中聲明,,本案的涉案房屋已歸周某個人處置,,陳某聲明其自愿放棄對勝景嘉園小區(qū)13棟405號房屋主張任何權利。該聲明系兩人離婚之后的聲明,,不能對抗原婚姻存續(xù)期間的債權人,,不能成為陳某本案不承擔責任的理由。因此,,房屋轉讓協(xié)議無效后應返還的元房款及利息損失構成夫妻共同債務,,陳某在本案中也應該承擔連帶償還責任。陳某承擔責任后,,可以通過雙方之間的約定向周某追償,。
審理
一審法院判決:限被告周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原告石某、黎某返還房款元及利息損失,;二,、駁回原告石某、黎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一審宣判后,,原告石某、黎某不服一審判決病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錯誤,處理不當,,應予糾正,,故撤銷一審民事判決,限周某,、陳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訴人石某,、黎某返還房款元及利息損失,。
小結
通過以上案例分析及法院判決,我們可以認識到,,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時,,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如果夫妻一方有足夠的證據(jù)證明,,另一方當事人對外所負債務未用于夫妻共同生產生活,,應認定該債務屬于一方當事人的個人債務,如果沒有足夠證據(jù)證明是個人債務,,則該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