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個媒體朋友談到一個關于非法經營罪的咨詢,很有意思,,自從出現(xiàn)后,,購買火車票的方式方便了很多,對于很多熟悉互聯(lián)網的人群而言,,再也不用去火車站排隊了,。但是對于很多年紀稍大的人而言,他們不擅長網絡,,因此在時代,,反倒買不到票了。于是,,替人買票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這種現(xiàn)象,有人認為是一種倒賣火車票的黃牛行為,,構成倒賣車票罪或者非法經營罪,。
曾經有個案例,,劉某幫助多人通過搶票軟件搶票,收取一定的費用,,是否會構成倒賣車票罪或者非法經營罪,?
我的觀點是都不會構成。
1.從個人觀點上看,,劉的行為并不屬于倒賣車票罪
這是因為,,我國刑法規(guī)定倒賣車票罪,是為了打擊職業(yè)票販子和黃牛黨,,有大量的票販子通過囤積居奇,,壟斷或者變相壟斷某個時段的車票,導致乘客無法通過正常的途徑獲得車票,。他們的行為侵犯了我國車票船票的管理秩序,,讓乘客在無法公平的機會下獲得購買車票的機會,因此刑法規(guī)定,,倒賣車票罪,,最高刑為三年有期徒刑。
但是,,劉某幫助他人搶票的行為,,并沒有擾亂這種車票管理秩序。他是先接受委托,,然后根據乘客要求去買票,,實際上,這是一種勞務委托,,和待人排隊,、送外賣等等沒有區(qū)別。這種行為,,是合法的民事委托,,甚至是值得鼓勵的第三產業(yè)、服務業(yè)發(fā)展趨勢,。
因此,,劉的行為,是為了幫助那些不知道網絡訂票,,或者不方便網絡訂票的乘客,,劉某通過合法的途徑,如果是幫熟人朋友訂票,,其就是典型的先接受乘客的委托,,再去購票,而不是先囤積大量車票,,待價而沽,,倒買倒賣行為,。本質上這與替別人排隊去購票沒有區(qū)別,與攜程,、360等提供的加價搶票服務沒有區(qū)別,,屬于合法的民事代理,并沒有侵犯刑法所保護的法益,,遵守了一人一票的管理規(guī)定,,沒有擾亂車票管理秩序。在民事行為領域,,法不禁止即可為,。
2.劉某的行為,也不構成非法經營罪
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非法經營罪,,是為了保護特定專賣專營物品市場管理秩序,,是指違反國家規(guī)定,有相關非法經營行為的,,擾亂市場秩序,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這里的非法經營行為,是特指刑法列舉的幾種國家特許經營的行業(yè),,比如鹽業(yè),、煙草、藥品,、證券,、基金等行業(yè),其他行業(yè)如果沒有資質經營,,僅僅只是無證經營或者違法經營,,受工商行政處罰,不是非法經營罪,。
首先,,車票或者是為他人代辦車票的服務,是否屬于國家規(guī)定的專賣專營領域,,并無明確的國家規(guī)定,。在刑法領域,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
其次,,劉某的行為僅僅只是違反了部門規(guī)定。
根據2006年1月鐵道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員會,、公安部,、國家工商
行政管理局四部委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依法查處代售代辦鐵路客票非法加價和倒賣鐵路客票違法犯罪活動的通知》(鐵辦函〔2006)81號〕規(guī)定,不具備代辦鐵路客票資格的單位和個人,,為他人代辦鐵路客票并非法加價牟利的,,屬于倒賣鐵路客票的違法犯罪行為。
但是,,這僅僅是部門規(guī)章性文件,,不是非法經營罪規(guī)定所要求的國家規(guī)定。
非法經營罪所要求的違反國家規(guī)定,,是指違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決定,,國務院制定的
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行政措施,、發(fā)布的決定和命令,。
因此,即便劉某的行為構成經營,,那也屬于無照經營,,而不是非法經營。
我覺得,,一方面是司法機關應該明確罪刑法定原則,,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另外一方面,,私人幫朋友代購日常物品,,應該保留相關的證據,證明是代購關系,,而非倒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