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單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
- 【發(fā)布文號】--
- 【發(fā)布日期】2009-06-23
- 【生效日期】2009-06-23
- 【失效日期】--
- 【文件來源】人民法院報
- 【所屬類別】國家法律法規(guī)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制毒物品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制毒物品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廳、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生產(chǎn)建設兵團分院,、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人民檢察院、公安局:
為依法懲治走私制毒物品,、非法買賣制毒物品犯罪活動,,根據(jù) 刑法有關規(guī)定,結合司法實踐,,現(xiàn)就辦理制毒物品犯罪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制定如下意見:
一,、 關于制毒物品犯罪的認定
(一)本意見中的“制毒物品”,是指刑法第三百五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劑,具體品種范圍按照國家關于易制毒化學品管理的規(guī)定確定,。
(二)違反國家規(guī)定,,實施下列行為之一的,,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五十條規(guī)定的非法買賣制毒物品行為:
1,、未經(jīng)許可或者備案,擅自購買,、銷售易制毒化學品的,;
2、超出許可證明或者備案證明的品種,、數(shù)量范圍購買,、銷售易制毒化學品的;
3,、使用他人的或者偽造,、變造、失效的許可證明或者備案證明購買,、銷售易制毒化學品的,;
4、經(jīng)營單位違反規(guī)定,向無購買許可證明,、備案證明的單位,、個人銷售易制毒化學品的,或者明知購買者使用他人的或者偽造,、變造,、失效的購買許可證明、備案證明,,向其銷售易制毒化學品的,;
5、以其他方式非法買賣易制毒化學品的,。
(三)易制毒化學品生產(chǎn),、經(jīng)營、使用單位或者個人未辦理許可證明或者備案證明,,購買,、銷售易制毒化學品,如果有證據(jù)證明確實用于合法生產(chǎn),、生活需要,,依法能夠辦理只是未及時辦理許可證明或者備案證明,且未造成嚴重社會危害的,,可不以非法買賣制毒物品罪論處,。
(四)為了制造毒品或者走私、非法買賣制毒物品犯罪而采用生產(chǎn),、加工,、提煉等方法非法制造易制毒化學品的,根據(jù)刑法第二十二條的規(guī)定,,按照其制造易制毒化學品的不同目的,,分別以制造毒品、走私制毒物品,、非法買賣制毒物品的預備行為論處,。
(五)明知他人實施走私或者非法買賣制毒物品犯罪,而為其運輸,、儲存,、代理進出口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便利的,以走私或者非法買賣制毒物品罪的共犯論處,。
(六)走私,、非法買賣制毒物品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二,、關于制毒物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觀明知的認定
對于走私或者非法買賣制毒物品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查獲了易制毒化學品,,結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其他證據(jù),,經(jīng)綜合審查判斷,,可以認定其“明知”是制毒物品而走私或者非法買賣,但有證據(jù)證明確屬被蒙騙的除外:
1,、改變產(chǎn)品形狀,、包裝或者使用虛假標簽、商標等產(chǎn)品標志的,;
2,、以藏匿、夾帶或者其他隱蔽方式運輸,、攜帶易制毒化學品逃避檢查的,;
3、抗拒檢查或者在檢查時丟棄貨物逃跑的,;
4,、以偽報、藏匿,、偽裝等蒙蔽手段逃避海關,、邊防等檢查的;
5,、選擇不設海關或者邊防檢查站的路段繞行出入境的,;
6、以虛假身份,、地址辦理托運,、郵寄手續(xù)的;
7,、以其他方法隱瞞真相,,逃避對易制毒化學品依法監(jiān)管的。
三,、關于制毒物品犯罪定罪量刑的數(shù)量標準
(一)違反國家規(guī)定,非法運輸,、攜帶制毒物品進出境或者在境內非法買賣制毒物品達到下列數(shù)量標準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五十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
1、1-苯基-2-丙酮五千克以上不滿五十千克;
2,、3,,4-亞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去甲麻黃素(去甲麻黃堿),、甲基麻黃素(甲基麻黃堿),、羥亞胺及其鹽類十千克以上不滿一百千克;
3,、胡椒醛,、黃樟素、黃樟油,、異黃樟素,、麥角酸、麥角胺,、麥角新堿,、苯乙酸二十千克以上不滿二百千克;
4,、N-乙酰鄰氨基苯酸,、鄰氨基苯甲酸、哌啶一百五十千克以上不滿一千五百千克,;
5,、甲苯、丙酮,、甲基乙基酮,、高錳酸鉀、硫酸,、鹽酸四百千克以上不滿四千千克,;
6、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劑相當數(shù)量的,。
(二)違反國家規(guī)定,,非法買賣或者走私制毒物品,達到或者超過前款所列最高數(shù)量標準的,,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五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數(shù)量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
二○○九年六月二十三日
收藏
分享
“好律師網(wǎng)”提供的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資料僅供您參考,。您在使用相關資料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須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服務而產(chǎn)生的風險及責任,。
最新法律法規(guī)
- -筑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密碼防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頒布一周年工作情況綜述-
- -互金協(xié)會發(fā)布網(wǎng)絡小額貸款機構反洗錢行業(yè)規(guī)則-
- -中國人民銀行法將大修 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 -疫情防控北京經(jīng)驗升級為法規(guī)-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比利時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十四次會議第14/12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