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單位】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 【發(fā)布文號】法釋〔2018〕19號
- 【發(fā)布日期】2018-11-28
- 【生效日期】2018-12-01
- 【失效日期】--
- 【文件來源】
- 【所屬類別】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修改〈關于辦理妨害..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修改〈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已于2018年7月3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45次會議,、2018年10月19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屆檢察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2018年11月28日
法釋〔2018〕19號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關于修改《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
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
(2018年7月3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45次會議,、
2018年10月19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屆檢察委員會
第七次會議通過,自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
根據司法實踐情況,,現決定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9〕19號,以下簡稱《解釋》)作如下修改:
一,、將《解釋》原第六條修改為:“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guī)定限額或者規(guī)定期限透支,,經發(fā)卡銀行兩次有效催收后超過三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guī)定的‘惡意透支’,。
“對于是否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應當綜合持卡人信用記錄、還款能力和意愿,、申領和透支信用卡的狀況,、透支資金的用途、透支后的表現,、未按規(guī)定還款的原因等情節(jié)作出判斷,。不得單純依據持卡人未按規(guī)定還款的事實認定非法占有目的。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但有證據證明持卡人確實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除外:
“(一)明知沒有還款能力而大量透支,無法歸還的,;
“(二)使用虛假資信證明申領信用卡后透支,,無法歸還的;
“(三)透支后通過逃匿,、改變聯(lián)系方式等手段,,逃避銀行催收的;
“(四)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還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資金進行犯罪活動的,;
“(六)其他非法占有資金,拒不歸還的情形,?!?/p>
二、增加一條,,作為《解釋》第七條:“催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應當認定為本解釋第六條規(guī)定的‘有效催收’:
“(一)在透支超過規(guī)定限額或者規(guī)定期限后進行,;
“(二)催收應當采用能夠確認持卡人收悉的方式,但持卡人故意逃避催收的除外,;
“(三)兩次催收至少間隔三十日,;
“(四)符合催收的有關規(guī)定或者約定。
“對于是否屬于有效催收,,應當根據發(fā)卡銀行提供的電話錄音,、信息送達記錄、信函送達回執(zhí),、電子郵件送達記錄,、持卡人或者其家屬簽字以及其他催收原始證據材料作出判斷。
“發(fā)卡銀行提供的相關證據材料,,應當有銀行工作人員簽名和銀行公章,。”
三,、增加一條,作為《解釋》第八條:“惡意透支,,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guī)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五百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guī)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五百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guī)定的‘數額特別巨大’,?!?/p>
四、增加一條,,作為《解釋》第九條:“惡意透支的數額,,是指公安機關刑事立案時尚未歸還的實際透支的本金數額,不包括利息,、復利,、滯納金、手續(xù)費等發(fā)卡銀行收取的費用,。歸還或者支付的數額,,應當認定為歸還實際透支的本金。
“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提起公訴時,,應當根據發(fā)卡銀行提供的交易明細、分類賬單(透支賬單,、還款賬單)等證據材料,,結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所提辯解、辯護意見及相關證據材料,,審查認定惡意透支的數額,;惡意透支的數額難以確定的,應當依據司法會計,、審計報告,,結合其他證據材料審查認定。人民法院在審判過程中,,應當在對上述證據材料查證屬實的基礎上,,對惡意透支的數額作出認定。
“發(fā)卡銀行提供的相關證據材料,,應當有銀行工作人員簽名和銀行公章,。”
五,、增加一條,,作為《解釋》第十條:“惡意透支數額較大,在提起公訴前全部歸還或者具有其他情節(jié)輕微情形的,,可以不起訴,;在一審判決前全部歸還或者具有其他情節(jié)輕微情形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曾因信用卡詐騙受過兩次以上處罰的除外?!?/p>
六,、增加一條,作為《解釋》第十一條:“發(fā)卡銀行違規(guī)以信用卡透支形式變相發(fā)放貸款,,持卡人未按規(guī)定歸還的,,不適用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惡意透支’的規(guī)定。構成其他犯罪的,,以其他犯罪論處,。”
七,、將《解釋》原第七條改為修改后《解釋》第十二條,。
八、將《解釋》原第八條改為修改后《解釋》第十三條,,修改為:“單位實施本解釋規(guī)定的行為,,適用本解釋規(guī)定的相應自然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p>
根據本決定,,對《解釋》作相應修改并調整條文順序后,,重新公布。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
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9年10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75次會議,、2009年11月1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一屆檢察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根據2018年7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45次會議、2018年10月1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屆檢察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修改〈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修正)
為依法懲治妨害信用卡管理犯罪活動,,維護信用卡管理秩序和持卡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guī)定,,現就辦理這類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復制他人信用卡,、將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寫入磁條介質、芯片或者以其他方法偽造信用卡一張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第四項規(guī)定的“偽造信用卡”,,以偽造金融票證罪定罪處罰。
偽造空白信用卡十張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第四項規(guī)定的“偽造信用卡”,,以偽造金融票證罪定罪處罰。
偽造信用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規(guī)定的“情節(jié)嚴重”:
(一)偽造信用卡五張以上不滿二十五張的;
(二)偽造的信用卡內存款余額,、透支額度單獨或者合計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三)偽造空白信用卡五十張以上不滿二百五十張的,;
(四)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偽造信用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規(guī)定的“情節(jié)特別嚴重”:
(一)偽造信用卡二十五張以上的,;
(二)偽造的信用卡內存款余額、透支額度單獨或者合計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三)偽造空白信用卡二百五十張以上的,;
(四)其他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情形。
本條所稱“信用卡內存款余額,、透支額度”,,以信用卡被偽造后發(fā)卡行記錄的最高存款余額、可透支額度計算,。
第二條明知是偽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運輸十張以上不滿一百張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的“數量較大”,;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五張以上不滿五十張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的“數量較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規(guī)定的“數量巨大”:
(一)明知是偽造的信用卡而持有,、運輸十張以上的,;
(二)明知是偽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運輸一百張以上的,;
(三)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五十張以上的,;
(四)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十張以上的;
(五)出售,、購買,、為他人提供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十張以上的。
違背他人意愿,,使用其居民身份證,、軍官證、士兵證,、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護照等身份證明申領信用卡的,,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身份證明申領信用卡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第三項規(guī)定的“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
第三條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足以偽造可進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者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義進行交易,涉及信用卡一張以上不滿五張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二款的規(guī)定,,以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處罰,;涉及信用卡五張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之一第一款規(guī)定的“數量巨大”,。
第四條為信用卡申請人制作,、提供虛假的財產狀況、收入,、職務等資信證明材料,,涉及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或者涉及偽造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印章,,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的規(guī)定,分別以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和偽造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定罪處罰,。
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或其人員,,為信用卡申請人提供虛假的財產狀況、收入,、職務等資信證明材料,,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分別以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和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定罪處罰,。
第五條使用偽造的信用卡,、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guī)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guī)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guī)定的“數額特別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一款第三項所稱“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騙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竊取,、收買,、騙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并通過互聯(lián)網,、通訊終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第六條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guī)定限額或者規(guī)定期限透支,,經發(fā)卡銀行兩次有效催收后超過三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guī)定的“惡意透支”。
對于是否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應當綜合持卡人信用記錄,、還款能力和意愿、申領和透支信用卡的狀況,、透支資金的用途,、透支后的表現、未按規(guī)定還款的原因等情節(jié)作出判斷,。不得單純依據持卡人未按規(guī)定還款的事實認定非法占有目的,。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但有證據證明持卡人確實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除外:
(一)明知沒有還款能力而大量透支,,無法歸還的;
(二)使用虛假資信證明申領信用卡后透支,,無法歸還的,;
(三)透支后通過逃匿、改變聯(lián)系方式等手段,,逃避銀行催收的,;
(四)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還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資金進行犯罪活動的,;
(六)其他非法占有資金,,拒不歸還的情形。
第七條催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應當認定為本解釋第六條規(guī)定的“有效催收”:
(一)在透支超過規(guī)定限額或者規(guī)定期限后進行,;
(二)催收應當采用能夠確認持卡人收悉的方式,但持卡人故意逃避催收的除外;
(三)兩次催收至少間隔三十日,;
(四)符合催收的有關規(guī)定或者約定,。
對于是否屬于有效催收,應當根據發(fā)卡銀行提供的電話錄音,、信息送達記錄,、信函送達回執(zhí)、電子郵件送達記錄,、持卡人或者其家屬簽字以及其他催收原始證據材料作出判斷,。
發(fā)卡銀行提供的相關證據材料,應當有銀行工作人員簽名和銀行公章,。
第八條惡意透支,,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guī)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五百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guī)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五百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guī)定的“數額特別巨大”,。
第九條惡意透支的數額,是指公安機關刑事立案時尚未歸還的實際透支的本金數額,,不包括利息,、復利、滯納金,、手續(xù)費等發(fā)卡銀行收取的費用,。歸還或者支付的數額,應當認定為歸還實際透支的本金,。
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提起公訴時,應當根據發(fā)卡銀行提供的交易明細,、分類賬單(透支賬單,、還款賬單)等證據材料,結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所提辯解,、辯護意見及相關證據材料,審查認定惡意透支的數額,;惡意透支的數額難以確定的,,應當依據司法會計,、審計報告,,結合其他證據材料審查認定。人民法院在審判過程中,,應當在對上述證據材料查證屬實的基礎上,,對惡意透支的數額作出認定,。
發(fā)卡銀行提供的相關證據材料,應當有銀行工作人員簽名和銀行公章,。
第十條惡意透支數額較大,,在提起公訴前全部歸還或者具有其他情節(jié)輕微情形的,可以不起訴,;在一審判決前全部歸還或者具有其他情節(jié)輕微情形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曾因信用卡詐騙受過兩次以上處罰的除外,。
第十一條發(fā)卡銀行違規(guī)以信用卡透支形式變相發(fā)放貸款,持卡人未按規(guī)定歸還的,,不適用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惡意透支”的規(guī)定,。構成其他犯罪的,以其他犯罪論處,。
第十二條違反國家規(guī)定,,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POS機)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情節(jié)嚴重的,,應當依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實施前款行為,,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資金二十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十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guī)定的“情節(jié)嚴重”,;數額在五百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資金一百萬元以上逾期未還的,,或者造成金融機構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guī)定的“情節(jié)特別嚴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惡意透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的規(guī)定,,以信用卡詐騙罪定罪處罰,。
第十三條單位實施本解釋規(guī)定的行為,適用本解釋規(guī)定的相應自然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
最新法律法規(guī)
- -筑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密碼防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頒布一周年工作情況綜述-
- -互金協(xié)會發(fā)布網絡小額貸款機構反洗錢行業(yè)規(guī)則-
- -中國人民銀行法將大修 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 -疫情防控北京經驗升級為法規(guī)-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比利時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十四次會議第14/12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