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師 > 專題 > 刑事制度 > 法律指南 > 請注意 只要有這種行為就會判刑 張家港刑事案件律師曹輝團隊
案例解說 高空拋物法律如何適用?11樓拋下行李箱泄憤未傷人判刑嗎,?高空拋物行為未造成嚴重后果判刑嗎,?請注意!只要有這種行為就會判刑,!請看案例,,嚴懲高空拋物!女子從11樓拋下行李箱泄憤,,被判有期徒刑三年
爭議焦點
高空拋物尚未造成嚴重后果,,是否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
基本案情
今年1月12日,,趙某在廣州市白云區(qū)松洲街增槎路富力半島某棟樓的房內,,與其男朋友發(fā)生爭執(zhí)。為發(fā)泄心中怨氣,,趙某將家中2個行李箱,、1把雨傘等物品,從陽臺處分數次拋出,,砸落在小區(qū)公共道路上,,并砸中王某駕駛的起亞牌小型轎車,造成車輛損壞,。經鑒定,,起亞牌小型轎車的修復費用共計2692元。事后,,趙某的朋友代其向被害人王某賠償1萬元,,王某對趙某予以諒解。
裁判結果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其行為已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趙某犯罪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從輕處罰。已獲得被害人的諒解,,酌情從輕處罰,。綜合全案的性質、情節(jié),、危害后果及被告人的認罪態(tài)度,、悔罪表現,,法院決定對趙某從輕處罰并適用緩刑,,遂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判處趙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
典型意義
高空拋物,、墜物行為具有高度危險性,極易引發(fā)重大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鑒此,,最高院印發(fā)的 《意見》明確要求人民法院要高度重視高空拋物,、墜物行為的社會危害,準確認定行為性質,,對于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以充分發(fā)揮刑罰的威懾、教育功能,,有效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預防、減少該類不法行為的發(fā)生,。本案就是典型的高空拋物案,,雖未造成嚴重后果,但被告人的行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故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的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對如何適用《意見》具有參考意義。
對話法官
對審理高空拋物案的心得與體會,?
丘志新:在審理本案的過程中,,我比較關注被告人的動機及其高空拋物的落點、后果等,。本案中高空拋物的落點是公共場所,,拋擲的物品是行李箱這樣體積較大的物體,所以說被告人的行為是足以威脅到公共安全的,,所幸的是沒有造成嚴重后果,。
適用最高院印發(fā)的《意見》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丘志新:近年來,,高空拋物,、墜物已經演化成人們生活中一種“懸在城市上空的痛”,高空拋物致人死亡,、重傷事件屢見不鮮,,讓人扼腕不已。最高院出臺的《意見》明確指出對于故意高空拋物的,根據具體情形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論處,,準確認定高空拋物犯罪。
對于高空拋物行為,,應當根據行為人的動機,、拋物場所、拋擲物的情況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全面考量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準確判斷行為性質,正確適用罪名,,準確裁量刑罰,。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時,,要時刻不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認識此類行為給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財產造成的嚴重損害,,真正把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放在首位。
依法嚴懲高空拋物行為人,,充分保護受害人,,努力實現依法制裁、救濟損害與維護公共安全,、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yè)的有機統一,。
溫馨提示:
近年來,高空拋物,、墜物事件不斷發(fā)生,,嚴重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影響社會和諧穩(wěn)定,。近日,最高院印發(fā)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對于故意高空拋物的,根據具體情形按照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論處,,同時明確物業(yè)服務企業(yè)責任。
根據《意見》,,故意從高空拋棄物品,,尚未造成嚴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的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
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處罰,。
為傷害、殺害特定人員實施上述行為的,,依照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聲明:
1,、以上內容來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內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利,,請發(fā)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核實和處理,。
2、本平臺提供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您在使用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應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而產生的風險及責任。
3,、好律師網:律師在線咨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時專業(yè)自助律師服務平臺,。找律師,、寫合同、打官司,,律師24小時提供服務,,請上好律師網mzt333.com
《刑法》第266條對詐騙罪規(guī)定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應當科以刑罰,但這并不是一個敘明罪狀,。
問:我有一個堂弟撬窗戶進入出租房盜竊東西,,因聽到有人開門便從窗戶逃跑,后被群眾抓獲扭送到派出所。我堂弟逃
八十有三的吳老太在護理院內吃饅頭被噎,經搶救無效后身亡,,吳老太的四位兒女一紙訴狀將護理院告上了法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犯本罪的,,應依具體情形承擔以下處罰: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
敲詐10萬屬于數額巨大的敲詐勒索罪,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
大數據“殺熟”是新近流行的概念,,同樣的商品或服務,,在網上100塊錢賣給別人,賣給你卻標價150甚
客觀方面具有以下特征:(1)行為人投放的必須是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包括危險氣體,、液體
如果能公布處罰依據,就更好了,。 《價格法》第十四條 經營者不得有下列不正當價格行為:
加載更多
您可能關心的問題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