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單位】教育部
- 【發(fā)布文號】教體藝廳[2009]1號
- 【發(fā)布日期】2009-02-11
- 【生效日期】2009-02-11
- 【失效日期】--
- 【文件來源】教育部
- 【所屬類別】政策參考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09年學校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防控工作第一次預警通知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09年學校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防控工作第一次預警通知
(教體藝廳[2009]1號)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春季開學在即,,學校的食堂,、供水設施、宿舍,、廁所等生活與衛(wèi)生設施由于在寒假期間閑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衛(wèi)生安全隱患。春季也是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感及流感樣病例,、麻疹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fā)季節(jié),;手足口病發(fā)病人數也可能繼續(xù)上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散發(fā)出現的可能性還會繼續(xù)存在,。
為加強新學期學校食品衛(wèi)生安全管理和春季傳染病防控工作,,預防學校食物中毒與傳染病流行事件的發(fā)生,保障學校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各地學校應做好以下工作:
一,、在開學前后大力開展愛國衛(wèi)生運動,搞好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特別要對學校食堂進行一次徹底的檢查,,徹底清洗、消毒學校食堂設備設施及用具,;清除上學期剩余的過期,、變質食品原料和調料,保證食堂內外環(huán)境整潔,。
二,、在衛(wèi)生部門的指導下做好供水設施(自備水源,、二次供水設施、食堂蓄水池等)的清潔,、消毒工作,。通過自備水源、二次供水設施提供的學生生活飲用水應經當地衛(wèi)生部門水質監(jiān)測合格后,,方可使用,。要加強對自備水源的防護。
三,、結合入學教育,,以多種形式開展一次春季傳染病和食品衛(wèi)生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告知學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感、麻疹,、手足口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傳染病預防和食品衛(wèi)生安全知識,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有病及時就醫(yī)等,,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中小學校還要利用學生家長會等形式,,向家長進行宣傳,,以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四,、加強教學,、生活場所的通風換氣工作,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要落實學生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以做到傳染病病人的早發(fā)現,、早報告,。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本預警通知要求,結合當地實際,,立即對新學期學校食品衛(wèi)生安全管理和春季傳染病防控工作進行部署和安排,,督促學校落實各項衛(wèi)生防病措施。附件:春季常見傳染病預防知識要點
教育部辦公廳
二○○九年二月十一日
附件:春季常見傳染病預防知識要點
一,、基本知識
1.水痘
病人從出現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傳染性,。
患病初期可有發(fā)熱、頭痛、全身倦怠等前驅癥狀,,在發(fā)病24小時內出現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軀干,、頭部較多,,四肢處較少。大部分情況下,,病人癥狀都是輕微的,,可不治而愈。
2.流行性腮腺炎
病人在腮腺明顯腫脹前6-7日至腫脹后9日期間具有傳染性,。
患病初期可有發(fā)熱,、頭痛、無力,、食欲不振等前驅癥狀,,發(fā)病1-2日后出現顴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現唾液腺腫大,,通??梢娨粋然螂p側腮腺腫大。
3.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人為傳染源,,主要在人多擁擠的密閉環(huán)境中經空氣或飛沫傳播,,亦可通過直接接觸病人的分泌物而傳播。
患病時出現發(fā)熱,、頭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癥狀,還可出現腸胃不適,。
4.麻疹
麻疹病人為傳染源,主要通過飛沫或直接接觸病人的鼻咽喉分泌物傳播,。
患病初期出現咳嗽,、流涕、發(fā)熱,、眼紅及口腔內出現白點(柯氏白斑),;3至7日后皮膚會出現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擴散到全身,,維持4至7日,,亦可能長達3個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現脫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及腦部會受影響,,導致嚴重后果,甚至死亡,。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
多發(fā)生于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fā)病率最高。
主要癥狀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少數重癥病例可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huán)障礙等。
6.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傳染源主要是患禽流感或攜帶禽流感病毒的禽類(家禽,、野禽)以及鳥類,。主要經呼吸道感染,也可能會通過密切接觸感染的禽類及其分泌物,、糞便和受污染的水而感染,,但是尚未發(fā)現人與人之間有效傳播的證據。
早期癥狀與普通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現為高熱(大多持續(xù)38℃以上),、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等癥狀。
二,、預防要點
1.在人群聚集場所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絹或紙巾掩蓋口鼻,,不要隨地吐痰,不要隨意丟棄吐痰或揩鼻涕使用過的手紙,。
2.勤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
3.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噴嚏后)應立即洗手或擦凈,。
4.避免與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5.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和室內通風,,如周圍有呼吸道傳染病癥狀病人時,應增加通風換氣的次數,,開窗時要避免穿堂風,,注意保暖。衣服,、被褥要經常在陽光下暴曬,。
6.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機體免疫能力,。
7.盡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8.避免接觸貓狗,、禽鳥,、鼠類及其糞便及排泄物,一旦接觸,,一定要洗手,。
9.發(fā)現死亡或可疑患病的動物,不要觸摸,,應立即報告,。
收藏
分享
“好律師網”提供的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資料僅供您參考。您在使用相關資料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須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服務而產生的風險及責任,。
最新法律法規(guī)
- -筑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密碼防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頒布一周年工作情況綜述-
- -互金協(xié)會發(fā)布網絡小額貸款機構反洗錢行業(yè)規(guī)則-
- -中國人民銀行法將大修 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 -疫情防控北京經驗升級為法規(guī)-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比利時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十四次會議第14/12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