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幫我砍價,!”
、QQ群或朋友圈里
你是否經常收到這樣的請求
……
最近,砍價成功就能0元購買商品的活動在朋友圈掀起了熱潮,。且不論最終是否真能0元拿到砍價的商品,,有不少市民為了砍價加入了一些“砍價群”,還因此遇上了騙局,。
今天蜀黍要通過兩個案例
給大家揭開“砍價”的騙局
小伙兒“砍價”缺好友
880元買來一場騙局
小葉最近在某平臺參加了“砍價”活動,,可是自己給所有的群都發(fā)了一遍之后,小葉發(fā)現自己心儀的新款手機還是少了幾“刀”,。這時,,小葉想起了自己之前加入的一個“XXX砍價互幫群”QQ群,便把自己“砍價”鏈接發(fā)到了群里,。
不一會,,小葉收到了一條QQ好友申請,添加成功后,,對方表示自己有辦法幫小葉“砍價”,,而且可以“砍很多”,不過條件就是小葉要付一定的“傭金”——每砍一刀220元,。
眼看距離“砍價”結束的時間越來越近,,小葉心一狠就答應了對方的“傭金”要求,分4次將880元轉給對方,??赊D完之后,小葉發(fā)現自己的“砍價”商品還是沒有成功,,而且自己的QQ也被對方拉黑了,。
加入“砍價”群
卻遇上了刷單騙局
小梁是一名公司職員,之前有參與過“砍價”活動,,加入了一些“砍價互助群”,。8月的一天,小梁在群里看到一條信息,,對方有兼職的
項目“介紹”,,更是聲稱“比XX砍價簡單”。
于是,,小梁添加了對方的QQ,,在QQ里對方發(fā)來了兼職刷單的流程圖,小梁按要求試著刷了幾單后,,發(fā)現確實都有返現,,便相信了對方。但當她繼續(xù)掃描二維碼付款時,,卻被對方告知“系統(tǒng)卡單,,必須刷滿十單才能返現”,。小梁在刷了十單共計元后,卻發(fā)現自己的QQ被對方拉黑了,。
瞧瞧這些手法
是不是都是老把戲了
先說說小葉遇到的騙局吧?
騙子抓住小葉急于“砍價”成功的心理,,拋出可以成功“砍價”的幌子,以收取傭金為由實施詐騙,;而小梁則是遭遇了典型的兼職刷信譽騙局,,只不過她收到詐騙信息的渠道是之前加入的“砍價”群,而正因為是之前添加的QQ群,,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小梁的警惕心,,導致最終的上當受騙。
再來看下小梁
這個案件引起了我們的關注?
當我們在QQ里搜索“砍價互幫”,,立馬跳出了很多名稱繁多的群組,,諸如“砍價互助群”、“互助砍價群”等,。
在試著加入其中幾個群組后,,我們發(fā)現,群聊里除了確實有群友發(fā)送“砍價”鏈接外,,更多的是充斥著“免費砍價軟件”,、“掃碼加好友穩(wěn)賺錢”等等信息,這些信息的共同點都是——附帶著二維碼或者鏈接,,要求無外乎都是下載指定APP或者點擊鏈接就可以“賺錢”,。
經過警察蜀黍的一番分析
外加綜合外地的類似案例
我們能推斷——
“砍價”活動已從商家營銷
變成詐騙分子的“新平臺”
這類案件基本套路是這樣
起初“砍價”只用于營銷。不少商家通過活動吸引粉絲,,短時間內獲得關注度,。不過,之后這種成本低,、操作簡單而且容易上當的活動被不法分子利用,。而類似“砍價”群的一些群聊已經被犯罪分子盯上了,他們“潛伏”或者混入以上群組,,伺機發(fā)送有害甚至詐騙信息,,他們通過“砍價互助”群收集個人信息或騙錢。
如果一旦市民群眾看到此類消息后,,點擊鏈接或者下載了指定APP,,很可能遭遇小梁那樣的兼職刷單騙局,,還有可能遭遇交友投資,、交友賭博等騙局,更可能造成自己手機里的通訊錄等信息泄露,,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
蜀黍在此提醒大家
不要輕信陌生人發(fā)來的
所謂“快速賺錢”的“項目”
天底下就沒有“快錢”和“免費的餡餅”
只有騙子的騙局和陷阱
日常別隨意透露個人信息
不要因小失大,,從而上當受騙
聲明:
1、以上內容來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內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利,請發(fā)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核實和處理,。
2,、本平臺提供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您在使用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應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而產生的風險及責任,。
3、好律師網:律師在線咨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時專業(yè)自助律師服務平臺。找律師,、寫合同,、打官司,律師24小時提供服務,,請上好律師網mzt33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