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定機動車第三者責任
商業(yè)保險中的“第三者”和“車上人員”
答: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商業(yè)保險中的“第三者”是指除被保險人和車上人員以外的因被保險車輛發(fā)生意外事故遭受人身傷亡或者財產(chǎn)損失的人。車上人員責任險中的“車上人員”是指發(fā)生意外事故的瞬間,,身處被保險車輛車體內(nèi)或者車體上的人員,。判斷因被保險車輛發(fā)生意外事故而受害的人屬于第三者還是車上人員,應當以受害人在事故發(fā)生以及受傷時的特定時間點與被保險車輛的相互空間位置作為主要依據(jù),。如果車上人員在事故發(fā)生時因被甩出車外而傷亡的,,應當認定為車上人員。如果因甩出車外后又被保險車輛碰撞,、碾壓導致傷亡的,,除
合同另有約定外,則應認定為第三者,。如果車上人員在事故發(fā)生前已經(jīng)下車,,后因被保險車輛碰撞、碾壓導致傷亡的,,也應當認定為第三者,。但是,如果有證據(jù)證明事故的發(fā)生是由車上人員的過錯導致,,保險人主張其不屬于第三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17.,、機動車駕駛?cè)嗽隈{駛證被依法扣留期間駕車發(fā)生保險事故,,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nèi)賠償保險金后,能否向機動車駕駛?cè)诵惺棺穬敊?br>
答: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機動車駕駛?cè)嗽隈{駛證被依法扣留,、暫扣期間不得駕駛機動車。在該期間駕車的行為屬于違反法律,、
行政法規(guī)禁止性規(guī)定的行為,。因此,應當認定駕駛證被依法扣留,、暫扣期間不具備駕駛資格,。交強險追償權制度設立的目的在于平衡利益,使重大過錯責任人承擔最終賠償責任。如果認定駕駛證被依法扣留,、暫扣期間仍具備駕駛資格,,會導致保險人為駕駛?cè)说倪`法駕駛行為承擔賠償責任,使違法者獲得不當利益,。故保險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nèi)賠償保險金后,,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
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規(guī)定向機動車駕駛?cè)诵惺棺穬敊嗟模嗣穹ㄔ簯柚С帧?br>
18,、被保險人允許的合格駕駛?cè)嗽谑褂帽槐kU車輛過程中發(fā)生保險事故的,,能否依據(jù)第三者責任商業(yè)險合同要求保險人承擔賠償責任
答:被保險人允許的合格駕駛?cè)嗽谑褂帽槐kU車輛時發(fā)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傷亡或者財產(chǎn)的直接損毀,,依法應當由被保險人支付的賠償金額,,保險人依照保險合同的規(guī)定應給予賠償。但由于駕駛?cè)伺c保險人之間并無保險合同關系,,故其無權依據(jù)第三者責任商業(yè)險合同直接請求保險人予以賠償,,應當通過被保險人進行主張。
19,、機動車按照家庭自用汽車投保后通過網(wǎng)約車平臺實施收費運營活動但未向保險人告知的,,保險人對其從事營運活動時發(fā)生的保險事故是否承擔保險責任
答:被保險人按照非營運車輛與保險人簽訂保險合同后,又通過網(wǎng)約車平臺實施收費營運活動或者在一定時間段內(nèi)多次提供有償搭乘服務的,,會增加保險標的危險程度,。根據(jù)保險法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在合同有效期內(nèi),,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的,,被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及時通知保險人,保險人可以按照合同約定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合同,。被保險人未履行前款規(guī)定的通知義務的,,因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而發(fā)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被保險人有證據(jù)證明其營運活動或者有償搭乘服務并未顯著增加保險標的危險程度的,,可以要求保險人承擔保險金賠償責任。
20,、保險代位求償權訴訟中,,應否對第三者提出的保險合同無效、不屬于保險責任范圍,、保險賠償金額計算錯誤等抗辯事由進行審查
答:根據(jù)保險法第六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因第三者對保險標的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自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日起,,在賠償金額范圍內(nèi)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shù)臋嗬?。保險人行使保險代位求償權的基礎是被保險人對第三者的賠償請求權,,與被保險人基于保險合同行使保險金賠償請求權屬于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因此,,人民法院審理保險人提起的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時,,應當圍繞被保險人與造成保險標的損害的第三者與之間的侵權法律關系進行審理。對第三者提出的保險合同無效,、不屬于保險責任范圍,、保險賠償金額計算錯誤等關于保險合同關系的抗辯事由,原則上不予審查,。
21,、保險合同為不足額保險合同時,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和被保險人的賠償請求權應如何實現(xiàn)
答:根據(jù)保險法第六十條第三款規(guī)定,,保險人行使代位請求賠償?shù)臋嗬挥绊懕槐kU人就未取得賠償?shù)牟糠窒虻谌哒埱筚r償?shù)臋嗬?。因此,,當保險人和被保險人同時向第三者行使賠償請求權時,第三者的賠償范圍及順位應按照如下原則確定:
(1)第三者對外賠償責任的范圍不應超過其應承擔的賠償責任總額,;
(2)被保險人對于未取得賠償部分向第三者請求給付的權利優(yōu)先于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
(3)如果被保險人向保險人明確表示不再就未取得賠償部分向第三者主張權利的,保險人可以在第三者應承擔的賠償責任總額范圍內(nèi),,以支付的保險賠償金為限向第三者行使代位求償權,。
以上是“如何認定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商業(yè)保險中的“第三者”和“車上人員””的相關信息,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請關注好律師網(wǎng)
刑事制度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