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12年,,家在吉林的徐某(女)經人介紹,認識了家在江蘇的陳某,,相互熟悉后,,雙方確立戀愛關系,徐某來到江蘇生活,。后陳某因經營需要,,于2012年4月、2012年9月,、2013年3月分別向徐某借款3萬元,、13.7萬元、3萬元,,合計借款19.7萬元,。三筆借款均有陳某出具的借條。2018年3月17日,,陳某向徐某出具一張20萬元的總借條,。
雙方戀愛多年后,于2018年3月19日登記
結婚,,兩人均系再婚,。
婚后,,雙方因性格不合,,經常吵架。后徐某在一場火災中被燒傷,,到韓國進行治療,。徐某感覺陳某對自己不關心,,也不為其支付醫(yī)療費,甚是傷心,。想起陳某婚前借錢事宜,,徐某一紙訴狀將陳某告到法院,要求其歸還借款20萬元,。
庭審現(xiàn)場
此案爭議焦點為:原,、被告之間借貸關系是否屬實,借款的具體數(shù)額應為多少,?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被告是否應當歸還原告借款?此案借貸關系是否屬實,?
圍繞爭議焦點,,原告為證明其主張,提交借條四張,。被告對上述借條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認為屬于合伙投資款,并且其已經償還了13萬余元,,認為最多欠8萬元,,對此被告未提供任何證據(jù)。
庭審中,,被告答辯稱,,雙方結婚之前就已經同居,并且一起經營生意,,20萬元借款并非真正的借貸關系,,實際為戀愛期間合伙的投資款。被告之所以于2018年3月17日書寫借條,,是因為原告答應結婚,。而且現(xiàn)在雙方也沒有
離婚,處于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雙方財產均為共有,,被告不應當歸還原告借款,請求法院依法判決駁回起訴,。
原告訴稱,,雙方確立戀愛關系后,自己出于對被告的信任,,幫助被告做過很多事情,,比如被告建房子時,就幫被告支付過材料款等,被告做生意時只要缺少資金,,自己就給對方現(xiàn)金,。
對于借款由19.7萬元如何變成借款20萬元事項,原告解釋說,,借款多年未還,,雙方約定3000元作為利息,就書寫了20萬元的借條,,并未支付其他利息,。而且自己也未就其余的三張借條起訴,而是作為證明20萬元借款的證據(jù),。
原告說,,婚后雙方在一起生活的時間較短,自己婚后也沒有掙錢,,一直在韓國治療燒傷,,都是由女兒支付。至于被告是否掙錢,,自己不知道,,而且被告婚后取得的收入,她也不要求分割,。
原告控訴被告對其實施家暴,,將其燒傷
盡管此案是一個民間借貸案件,但是夫妻之間的財產關系相對復雜,,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要雙方能夠和好,,那么夫妻之間也不會為此事對簿公堂,。被告表示愿意調解,雙方協(xié)商解決,,但原告明確表示,,除非被告能夠歸還借款,否則不同意調解,,因為其迫切需要資金治療,、生活。
原告還陳述,,婚后自己想離家去居住在韓國的女兒處生活,,但被告不同意,并將原告的護照拿走準備燒掉,,雙方在爭搶的過程中,,不慎造成自己燒傷,。其不僅要起訴被告歸還借款,還將起訴要求離婚,。
判決
如東縣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原,、被告之間借貸關系有原告提供的借條為證,,被告亦不否認借條的真實性,其辯稱為合伙關系的投資款,,且只欠8萬元的主張因未提供任何證據(jù),,法院不予采納,即原,、被告之間借貸關系屬實,,借款本金及利息為20萬元。
原,、被告雖系夫妻關系,,但雙方的借款發(fā)生在婚前,根據(jù)我國
婚姻法第十八條的規(guī)定,,一方的婚前財產,,為夫妻一方的財產。此案中,,涉案借款發(fā)生在婚前,,屬于原告的婚前財產。而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9條規(guī)定,,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xù)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借款行為系婚前的行為,,屬于婚前形成的
債權債務關系,,不屬于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的債權債務關系。該債權屬于原告的婚前債權,,債務系被告的婚前債務,,被告應當償還原告。
最終法院判決被告陳某償還原告徐某借款本金及利息合計20萬元,。
法院還認為,,原告遭受不幸的婚姻,身體又被燒傷,,需要治療,,生活需要照顧。作為丈夫的被告本應積極地幫助原告治療,,照顧其生活,,但被告不僅不幫助治療,、不給付醫(yī)療費用,也不照顧其生活,,甚至之前欠原告的婚前借款也不歸還,,作為弱勢一方的原告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應該得到法院的支持,。
法官提醒,,根據(jù)婚姻法第二十條的規(guī)定,夫妻有相互扶養(yǎng)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yǎng)義務時,,需要扶養(yǎng)的一方,有要求對方給付扶養(yǎng)費的權利,。本案中,,如果原告因燒傷需要治療,生活需要扶養(yǎng),,即使被告婚前不欠原告?zhèn)鶆?,原告也可以妻子的身份起訴,要求被告履行扶養(yǎng)義務,,給付扶養(yǎng)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