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師 > 專題 > 刑事制度 > 法律指南 > 未成年嚴重危害社會行為矯正急需立法完善
未成年嚴重危害社會行為矯正急需立法完善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開放,,未成年人的提早發(fā)育,未成年人實施嚴重暴力危害社會的行為越發(fā)突出,,另一方面,實施嚴重暴力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沒有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不承擔刑事責任,。這個矛盾越發(fā)突出。尤其是大連13歲男孩奸殺10歲女童不承擔刑事責任事件,,引爆了社會的承受極限。
《刑法》第17條規(guī)定的刑事責任年齡是16周歲,,九種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刑事責任年齡是14周歲。這個年齡界限,,是比較高的,比如強奸和校園欺凌等有一部分事實嚴重危害社會行為的暴力犯罪確實不會受到刑罰,,硬幣的另一面,,這些嚴重暴力犯罪行為的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就不能得到有效保護,。過度強調未成年人保護而放縱其嚴重危害社會行為,,會損害其利益向對方,讓全社會為其個人的教育失格買單,,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良好社會秩序的構建和該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成長。
在現(xiàn)行法律體系中,,刑事責任之下,,與刑法銜接的法律缺失存在空擋。
(一)行政責任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12條規(guī)定的行政處罰責任年齡是16周歲,,沒有有條件負責任的14周歲,,年齡門檻更高。并且行政責任解決的是違法行為達到治安管理處罰法規(guī)定,,但是不構成刑事責任的行政違法行為,。
(二)收容教養(yǎng)
《刑法》第17條第四款規(guī)定,“因不滿十六周歲,,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yǎng),?!币罁?jù)該規(guī)定,達不到刑事責任年齡不承擔刑事責任的未成年人嚴重犯罪,,一般情況下,,由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必要時候,,收容教養(yǎng),。
1、 強化管教,。
問題就來了,,依據(jù)該規(guī)定,未成年人實施的行為除了行為人沒有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之外,,其它各方面均符合犯罪構成,,是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給社會和受害人合法權益會造成嚴重損害,,會產生一系列社會關系失衡,。最終,對實施危害行為的未成年人僅僅是“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這就是個悖論,,因為大部分未成年人實施嚴重危害社會達到犯罪程度的行為,,原因是家庭教育的失敗,,本身就是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管教的失敗導致的。管教失敗,,被管教未成年人實施達到犯罪程度的危害社會行為,,仍由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管教,矛盾循環(huán),,或者是可能就是惡性循環(huán),。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偶有報道稱,某一未成年人因為不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反復實施達到犯罪程度的危害社會的行為,。筆者認為即使由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也需要第三方力量介入幫助管教,,或者加強管教,。
2,、收容教養(yǎng)。
收容教養(yǎng)制度由1979年刑法正式確立,。公安部1993年下發(fā)了《公安部關于對不滿十四周歲的少年犯罪人員收容教養(yǎng)問題的通知》明確收容教養(yǎng)對象是因沒有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不予刑事處罰的未成年人,。
實踐中,被收容教養(yǎng)的實施嚴重危害社會行為的未成年人比較有限,,換句話說,,大量實施嚴重危害社會行為的未成年人是由 “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笔紫仁鞘杖萁甜B(yǎng)涵蓋面窄,,發(fā)揮的作用有限。同時,,收容教養(yǎng)的程序問題頻遭質疑,。
收容教養(yǎng)制度本身屬于對人身自由的限制,現(xiàn)行的收容規(guī)定均不是法律層面規(guī)定,。但是,,根據(jù)《立法法》第8條第(五)項規(guī)定,“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和處罰”立法權限屬于法律,,法律以下的法規(guī)和規(guī)章以及其它規(guī)范性文件是不能設立人身自由罰的,。首先,在立法法層面,,收容教養(yǎng)存在合理性尷尬,。
刑法雖然授權對實施犯罪行為,沒有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未成年人給予收容教養(yǎng),,但是沒有對收容教養(yǎng)的性質和處罰程序作出規(guī)定,。這造成實踐中爭議頗大。公安機關認為是根據(jù)《刑法》第17條第四款規(guī)定進行的刑事執(zhí)法行為,。對公安機關的刑事執(zhí)法活動,,應由檢察機關進行監(jiān)督,而不是作為行政案件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則認為,,收容教養(yǎng)是具體行政行為,決定由地級以上公安機關作出,,法院應將收容教養(yǎng)作為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正是收容教養(yǎng)的定性模糊,收容教養(yǎng)決定程序不明確,,導致被收容教養(yǎng)人員對收容教養(yǎng)決定的救濟途徑形同于無,。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是需要全社會共同協(xié)調完成的系統(tǒng)工程。在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問題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對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的矯正矛盾日漸突出,。我們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對未成年人犯罪處罰的目的是矯正和保護,只有及時矯正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行為,,才是對其本人的保護,,一味幫其脫責,結果只能是放縱未成年人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未成年人最終都是要長大的,,成年以后的犯罪就沒有未成年時候的“幸運”可以免刑了,與其放縱其長大繼續(xù)犯罪,,不如及時矯正,,努力使其不再犯罪。針對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系統(tǒng)化解決。
(一)降低刑事責任年齡不是沒有一點合理性
隨著社會發(fā)展和未成年人早熟,,以及各種傳媒影響,,加上良好的教育,未成年人的認知能力和判斷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未成年人自控力也應當同步提高,,其責任能力都在提高。筆者這個觀點并不是沒有根據(jù)的主觀臆測,,2017年全國人大十二屆五次會議通過的《民法總則》第18條和第19條將公民的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行為能力人的分界點從《民法通則》第12條規(guī)定的10周歲降低到了8周歲,。民法總則對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年齡界定就是順應了社會發(fā)展的與時俱進。刑法對刑事責任年齡作出與時俱進的改變,,也符合正常規(guī)律,。
《刑法》第一條就明確“懲罰犯罪,保護人民”制定刑法,。懲罰與保護是硬幣的兩面,,懲罰犯罪者,就是保護人民,。不懲罰犯罪,,就不足以保護人民,。同時,,刑法懲罰犯罪的目的不是單純的懲罰,另一個重要目的還是教育和改造,。對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如此,,適當追究未成年人犯罪是對社會的保護,也是對未成年人的矯正,。
(二)《刑法》第17條第四款對收容教養(yǎng)的定性予以明確,。
收容教養(yǎng)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準刑法,,刑法應當對其進行明確。之所以說,,收容教養(yǎng)屬于準刑罰是因為根據(jù)《刑法》第17條第四款規(guī)定科以收容教養(yǎng)的未成年人實施的行為都是犯罪行為,,不是治安管理處罰法規(guī)定的行政違法行為,不然直接處以行政處罰就可以了,。對犯罪行為的處罰,,要么是刑法,要么應當是準刑法,,除非是情節(jié)顯著輕微不認為是犯罪,。收容教養(yǎng)就屬于這種情況,刑法需要對收容教養(yǎng)的定性予以明確,。
(三)收容教養(yǎng)規(guī)定上升為法律,,以法律形式具體規(guī)定處罰程序以及救濟手段等一系列問題。
收容教養(yǎng)規(guī)定上升為法律,,也是《立法法》第8條第(五)項規(guī)定必然要求,。收容教養(yǎng)畢竟限制了人身自由,并且還是限制了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著實是重大處罰措施,,必須嚴格,不枉不縱,,既能保護未成年人,,又能有效對相應用收容教養(yǎng)矯正的未成年人及時進行矯正,避免其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收容教養(yǎng)制度應當對處罰機關和處罰程序作出更嚴格和明確規(guī)定,,程序正義是保障實體正義的必然要求。就如我們不能在模糊或者混亂的程序里期待實體正義一樣,。
法院對犯罪者的判決可以上訴,,進行救濟。那么,,未成年人受到的收容教養(yǎng)處罰同樣應當有明確的救濟手段和救濟措施,,這個是實實在在的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我們很難期待沒有救濟手段的處罰措施很公正,,至少說,,救濟措施可有助于處罰措施更公正、更科學,、更合理,。
(四)完善工讀學校制度
1987年6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國家教委、公安部、共青團中央《關于辦好工讀學校的幾點意見》中規(guī)定“工讀學校的招生對象是十二周歲至十七周歲有違法或者輕微犯罪行為,,不適宜在原校,,但又不夠勞動教養(yǎng)、少年收容教養(yǎng)或者刑事處罰條件的中學生,?!睘檫_到刑事責任年齡的未成年人實施犯罪行為后,其家庭明顯沒有管教能力或者已經(jīng)管教失敗或者管教無力的未成年人,,應當交由工讀學校加強管教,,著力矯正不良行為。
(五)實施犯罪行為,,沒有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也沒有被收容教養(yǎng)的的未成年人,被決定交由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管教的時候,,應當指定第三方機構,,比如公益性心理輔導機構等進行協(xié)助。
未成年人以實施犯罪行為的方法宣告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管教的失敗,。在未成年人實施犯罪行為以后,,繼續(xù)由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管教,其管教質量與后果自然是沒有保障的,。從對未成年人負責的角度出發(fā),,應當指定第三方機構予以幫扶,如果還是不行,,就要送工讀學校等專門的矯正機構進行矯正,。
筆者留意到《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程序已經(jīng)啟動,全社會對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和未成年人保護問題都很重視,。社會對實施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肯定要加強保護,,還要對其行進有效矯正。但是,,這不能漠視被未成年人犯罪侵害和損害的合法權益,,也要對其進行有效的保護。對未成年人犯罪侵害的合法權益的保護某種程度上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代價,,只有讓未成年人認識到行為會產生后果,,實施犯罪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盡管可能不是刑事責任,,但是并不是未成年人可以肆意實施犯罪行為,,才能有效避免未成年人再次犯罪,或者警示未成年人根本不去犯罪,。這也是矯正和保護的應有之義,。
E-mail:[email protected]
聲明:
1,、以上內容來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內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利,請發(fā)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核實和處理,。
2,、本平臺提供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您在使用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應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而產生的風險及責任,。
3、好律師網(wǎng):律師在線咨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時專業(yè)自助律師服務平臺。找律師,、寫合同,、打官司,律師24小時提供服務,,請上好律師網(wǎng)mzt333.com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聽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見,。 <
無印良品最近流年不利,,40天內被曝兩起食品內含潛在致癌物事件,,可能會讓不少人心里產生陰影吧。針對
被前男友逼著簽下借條與現(xiàn)金收據(jù),我該怎么辦,? 1,、雖然有借條,但是沒有借款事實發(fā)生,,你完全
湖南沅江市三中發(fā)生一起學生傷害教師致死的案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沅江市三中的學生羅某現(xiàn)年16歲,,在與班主任鮑某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生爭執(zhí),遂取...
尋釁滋事罪,是指肆意挑釁,,隨意毆打,、騷擾他人或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或者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嚴重破壞
1,、雙方協(xié)商;
2,、請求公安機關進行調解,;
3、起訴到人民法院,。
起訴應提交的材料
一,、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代理范本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依據(jù)《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_____律師事務所接受本案被害人父母XXX,、XXX的委托,...
刑事自訴案件有訴訟期限嗎?刑事自訴案件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刑事案件具體可以分為公訴案件和自訴案件,,其中自訴案件雖然比較少,,但也是有的,并且...
加載更多
您可能關心的問題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