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單位】作者:最高人民法院 祝二軍
- 【發(fā)布文號】--
- 【發(fā)布日期】2007-05-15 10:01:40
- 【生效日期】--
- 【失效日期】--
- 【文件來源】來源:人民法院報
- 【所屬類別】立法追蹤
-關于盜搶機動車犯罪的司法解釋之解讀-
編者按:
為依法懲治與盜竊,、搶劫,、詐騙、搶奪機動車相關的犯罪活動,,根據(jù)刑法、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與盜竊,、搶劫,、詐騙,、搶奪機動車相關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于2007年5月9日公布,5月11日起施行,。為準確理解和適用該解釋,,本報特刊出參與起草的最高人民法院祝二軍法官撰寫的解讀性文章,供讀者參考,。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與盜竊、搶劫,、詐騙,、搶奪機動車相關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針對當前盜搶機動車(包括盜竊,、搶劫,、詐騙、搶奪機動車,,下同)及其相關犯罪的新形勢,、新特點以及司法機關在適用法律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予以明確規(guī)定,,對于依法懲治盜搶機動車的犯罪,,有效遏制盜搶機動車犯罪的囂張氣焰,,有力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財產權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準確理解和適用《解釋》,,需要把握以下幾個問題:
一,、關于隱瞞、掩飾盜搶機動車的犯罪
《解釋》第一條解決了實踐中比較常見又容易引起爭議的幾種掩飾,、隱瞞被盜搶機動車行為的法律適用問題,。這些行為包括:(一)買賣、介紹買賣,、典當,、拍賣、抵押或者用其抵債的,;(二)拆解,、拼裝或者組裝的;(三)修改發(fā)動機號,、車輛識別代號的;(四)更改車身顏色或者車輛外形的,;(五)提供或者出售機動車來歷憑證,、整車合格證,、號牌以及有關機動車的其他證明和憑證的,;(六)提供或者出售偽造,、變造的機動車來歷憑證,、整車合格證,、號牌以及有關機動車的其他證明和憑證的。
其中,,第(一)項中的“買賣”被盜搶的機動車,,既包括購買行為,也包括出賣行為,,還包括既購買又出賣的行為,。有時候被盜搶的機動車經歷了多次買賣,,但是,,只要是被盜搶的機動車,,無論被買賣多少次,行為人均涉嫌構成犯罪,。從買賣被盜搶的機動車的目的看,有些是為了自用,,有些是為了營利,但是,,無論目的如何,只要有買賣被盜搶的機動車的行為,行為人均涉嫌構成犯罪,。非法買賣被盜搶的機動車的行為在實踐中大量發(fā)生,特別是在農村地區(qū)和城市周邊地區(qū)發(fā)生的幾率更大,。“典當”,,包括行為人將被盜搶的機動車交付典當公司用于典當?shù)男袨?,也包括典當公司接受被盜搶的機動車的行為,?!芭馁u”,包括行為人將被盜搶的機動車交付拍賣公司用于拍賣的行為,,也包括拍賣公司接受被盜搶的機動車進行拍賣的行為,?!暗盅骸?,包括將被盜搶的機動車交付抵押和接受抵押的行為,?!坝闷涞謧保▽⒈槐I搶的機動車交付用于抵償債務和接受其抵償債務的行為。
對于第一條中的六類行為,,《解釋》規(guī)定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的規(guī)定,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涉及被盜搶的機動車五輛以上或者價值總額達到50萬元以上的,,屬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規(guī)定的“情節(jié)嚴重”,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第一條中列舉的6類行為,,并不是一定構成犯罪,,也并不是一定要追究刑事責任。從犯罪構成上講,,實施了這6類行為的任何一種,,只是具備了構成犯罪的客觀方面的要件,,行為人還必須同時具備主觀方面的要件,才能構成犯罪,。主觀方面的要件,,就是行為人必須明知是被盜搶的機動車。判斷行為人是否明知是被盜搶的機動車,,標準有兩條,,即《解釋》第六條規(guī)定的兩種情形:(一)沒有合法有效的來歷憑證;(二)發(fā)動機號,、車輛識別代號有明顯更改痕跡,,沒有合法證明的。
第一種情形中,,“沒有合法有效的來歷憑證”,,根據(jù)公安部制定的《機動車登記規(guī)定》第三十八條第(八)項的規(guī)定,是指沒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來歷憑證:1.在國內購買的機動車,,其來歷憑證是全國統(tǒng)一的機動車銷售發(fā)票或者舊機動車交易發(fā)票,。在國外購買的機動車,其來歷憑證是該車銷售單位開具的銷售發(fā)票及其翻譯文本,;2.法院調解,、裁定或者判決轉移的機動車,其來歷憑證是人民法院出具的已經生效的調解書,、裁定書或者判決書以及相應的協(xié)助執(zhí)行通知書,;3.仲裁機構仲裁裁決轉移的機動車,其來歷憑證是仲裁裁決書和法院出具的協(xié)助執(zhí)行通知書,;4.繼承,、贈予、中獎和協(xié)議抵償債務的機動車,,其來歷憑證是繼承,、贈予、中獎和協(xié)議抵償債務的相關文書和公證機關出具的公證書,;5.資產重組或者資產整體買賣中包含的機動車,,其來歷憑證是資產主管部門的批準文件;6.國家機關統(tǒng)一采購并調撥到下屬單位未注冊登記的機動車,,其來歷憑證是全國統(tǒng)一的機動車銷售發(fā)票和該部門出具的調撥證明;7.國家機關已注冊登記并調撥到下屬單位的機動車,,其來歷憑證是該部門出具的調撥證明,;8.經公安機關破案發(fā)還的被盜搶且已向原機動車所有人理賠完畢的機動車,其來歷憑證是保險公司出具的《權益轉讓證明書》,;9.更換發(fā)動機,、車身,、車架的來歷憑證,是銷售單位開具的發(fā)票或者修理單位開具的發(fā)票,。
第二種情形中,,《解釋》規(guī)定了“發(fā)動機號、車輛識別代號有明顯更改痕跡,,沒有合法證明”的標準,,其中有“明顯”二字,是因為在現(xiàn)有技術條件下,,偽造,、變造發(fā)動機號、車輛識別代號的技術有些相當高超,,除非專業(yè)人員并且使用專門的技術手段,,一般人員用肉眼難以進行有效的識別。如果不加以“明顯”的限制,,就會增加一般人員的責任要求,,也與實際情況不符。
《解釋》之所以將這兩種情形作為判斷行為人是否明知的標準,,主要是考慮到有關行為人在進行相關行為時,,依法都負有義務和責任審查機動車手續(xù)是否齊全、合法,,這是行為人進行相關行為的基本法律義務,。行為人如果違背第六條規(guī)定的這兩種情形,沒有進行審查或者沒有進行有效的審查,,那么,,就應當認定行為人主觀上屬于“明知”。
二,、關于機動車證件的犯罪
機動車在交易過程中,,涉及各種不同的證件,包括機動車來歷憑證,、整車合格證,、號牌、行駛證,、登記證書以及有關機動車的其他證明和憑證,。從證件屬性看,有關機動車的證明和憑證中,,只有行駛證,、登記證書屬于國家機關證件的范疇,其他證明和憑證則不屬于國家機關證件的范疇。從刑法規(guī)定來看,,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的法定最高刑是10年有期徒刑,,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的法定最高刑是7年有期徒刑,前者明顯比后者重,。因此,,《解釋》將涉及機動車證件的犯罪進行了區(qū)分,將提供或者出售機動車來歷憑證,、整車合格證,、號牌以及有關機動車的其他證明和憑證的行為,以及提供或者出售偽造,、變造的機動車來歷憑證,、整車合格證、號牌以及有關機動車的其他證明和憑證的行為,,作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追究刑事責任,而將偽造,、變造,、買賣行駛證、登記證書的行為,,作為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考慮到刑法第二百八十一條、第三百七十五條第二款分別將非法生產警車號牌,、軍車號牌的行為規(guī)定為犯罪,,而沒有將非法生產一般車輛號牌的行為規(guī)定為犯罪,因此,,《解釋》沒有將偽造,、變造機動車號牌等其他證件的行為解釋為犯罪,而僅僅將非法提供或者出售機動車其他證件的行為解釋為依照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追究刑事責任,。至于偽造、變造,、買賣駕駛證的行為,,當然應當依照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追究刑事責任,,但駕駛證不是與機動車相關的證件,因此,,在本解釋中沒有規(guī)定,。
具體來講,偽造,、變造,、買賣機動車行駛證、登記證書,,累計3本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以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定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偽造,、變造,、買賣機動車行駛證、登記證書,,累計達到第一款規(guī)定數(shù)量標準5倍以上的,,屬于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中的“情節(jié)嚴重”,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行為人偽造或者變造行駛證、登記證書后又進行買賣的,,根據(jù)禁止重復評價原則,,證書數(shù)量不應累積計算,但可以作為從重量刑情節(jié)考慮,。如果行為人既有偽造或者變造行駛證,、登記證書的行為,又有買賣他人偽造,、變造的行駛證,、登記證書的行為的,證書的數(shù)量就應當累積計算,。
三,、關于車管所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犯罪問題
機動車登記,是機動車交易流程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國家對涉及機動車事項進行管理的重要標志,,同時是機動車權屬產生法律效力的最重要憑證,。在我國目前管理體制下,各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車輛管理所負責這方面的工作,。實踐中,,一些地方的車輛管理相當混亂,違法登記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相當嚴重的后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盜搶機動車犯罪的發(fā)生。有鑒于此,,《解釋》對于車管所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的犯罪活動的法律適用問題,,也一并進行了解釋。
《解釋》第三條第一款解釋了車管所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的濫用職權犯罪,。這些人員主觀方面屬于故意,,起碼是間接故意。這些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的機動車被辦理登記手續(xù),,數(shù)量達到3輛以上或者價值總額達到30萬元以上的,就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以濫用職權罪定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明知是登記手續(xù)不全或者不符合規(guī)定的機動車而辦理登記手續(xù)的;(二)指使他人為明知是登記手續(xù)不全或者不符合規(guī)定的機動車辦理登記手續(xù)的,;(三)違規(guī)或者指使他人違規(guī)更改,、調換車輛檔案的;(四)其他濫用職權的行為,。
第二款規(guī)定了車管所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玩忽職守犯罪,。這些人員主觀方面是過失,其疏于審查或者審查不嚴,,致使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的機動車被辦理登記手續(xù),,數(shù)量達到5輛以上或者價值總額達到50萬元以上的,就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以玩忽職守罪定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三款規(guī)定了車管所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犯罪“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認定和處罰標準。這些人員實施前兩款規(guī)定的行為,,致使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的機動車被辦理登記手續(xù),,分別達到前兩款規(guī)定數(shù)量、數(shù)額標準5倍以上的,,屬于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情節(jié)特別嚴重”,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需要注意的是,,第三款中規(guī)定車管所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明知是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的機動車而辦理登記手續(xù)的”,直接就屬于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濫用職權罪的“情節(jié)特別嚴重”,,應當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這種情形是車管所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與盜搶機動車的犯罪分子沒有通謀的情況下的定罪處罰問題。如果事前與盜搶機動車的犯罪分子通謀的,,就應當按照盜搶犯罪的共犯論處,。
四、關于盜搶機動車共犯
從盜搶機動車的犯罪過程看,,犯罪分子往往針對“市場”需求或者“客戶”提出的車型,、款式、顏色等要求,,尋找目標車輛實施盜竊,,得手后由專人付錢接車,然后運至不法機動車修理點銼改發(fā)動機號,、車輛識別代號,,噴漆美容翻新,改裝或者拆成零部件,,再由專人負責偽造合格證,、發(fā)票等全套手續(xù),最后通過地下銷售網絡出手,。各個作案環(huán)節(jié)由專門的犯罪團伙負責,,各個犯罪團伙之間互無隸屬關系,只靠金錢維持,。
對此,,如果證明犯罪分子相互之間存在犯意聯(lián)絡,,存在共同故意,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對各行為人以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等共犯論處沒有問題,。但是,實踐中往往找不到存在共同故意的證據(jù),,致使許多銷贓犯罪分子即使銷售了幾十部甚至上百部機動車,,獲取的不法利益甚至比盜竊犯罪分子獲取的高得多,也只能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追究刑事責任,刑罰量明顯偏低,。以一輛價值20萬元的廣州本田為例,,盜竊犯罪分子一般5萬元就出手,運輸者獲取5000元,,改裝者獲取1萬元,,而最后的銷贓者則可能以15萬元的價格賣出。這種狀況既造成刑罰的不平衡,,損害法律權威,,也難以有效切斷銷贓環(huán)節(jié),難以有力遏制這類犯罪,。
共犯問題是法律適用的難點,。在起草過程中,有人曾經提出,,從同一個或者同一伙犯罪分子處獲取被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的機動車3次以上,,相互之間形成相對固定的盜銷渠道的,可以盜竊共同犯罪論處,。在討論時,,多數(shù)人對此表示反對,認為這是客觀歸罪,,明顯違背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關于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規(guī)定,,因此,,這個意見也沒有被采納,。
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以及刑法理論,行為人只有在事前通謀的情況下,,才構成共同犯罪,。可以說,,事前通謀是行為人成立共同犯罪的充分必要條件,。據(jù)此,《解釋》第四條對共犯問題進行了完善,。實施本解釋規(guī)定的隱瞞,、掩飾被盜搶的機動車,偽造,、變造,、買賣機動車行駛證、登記證書,,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行為,,只要事前與盜搶機動車的犯罪分子通謀,,就以共同犯罪論處。
五,、關于跨地區(qū)犯罪的管轄
按照刑事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每一個犯罪行為,都有一個對應的法院管轄,。犯罪行為不同,,管轄的法院也不同。就有關機動車的犯罪來說,,盜搶機動車的行為與掩飾,、隱瞞被盜搶機動車的行為如果不屬于共同犯罪,就應該分案由不同的人民法院管轄,。
目前來看,,這種規(guī)定在辦理盜搶機動車案件的實踐中造成了很大的弊端。實踐中,,涉及同一機動車的犯罪行為往往異地進行,,而且往往涉及不同的犯罪分子。例如,,盜竊在A地,,銼改號碼在B地,銷贓在C地,,運輸行為更是跨越A,、B,、C三地。而且經常遇到被盜搶的同一輛機動車輾轉幾個省,、甚至十幾個省的案件,。依照法律,涉及到的公安機關均有管轄權,。這就造成擁有管轄權的公安機關因同一輛機動車而發(fā)生交叉,,以至于可能造成追贓困難、緝捕犯罪嫌疑人困難等問題,,迫切需要完善涉及機動車犯罪的管轄機制,。
《解釋》第五條對此進行了明確解釋。對跨地區(qū)實施的涉及同一機動車的盜竊,、搶劫,、詐騙、搶奪以及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行為,有關公安機關可以依照法律和有關規(guī)定一并立案偵查,,需要提請批準逮捕,、移送審查起訴、提起公訴的,,由該公安機關所在地的同級檢察院,、法院受理。
收藏
分享
“好律師網”提供的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資料僅供您參考,。您在使用相關資料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須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服務而產生的風險及責任。
最新法律法規(guī)
- -筑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密碼防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頒布一周年工作情況綜述-
- -互金協(xié)會發(fā)布網絡小額貸款機構反洗錢行業(yè)規(guī)則-
- -中國人民銀行法將大修 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 -疫情防控北京經驗升級為法規(guī)-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比利時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十四次會議第14/12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附件二,、附件八和附件九的修正》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的決定-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