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站點
APP客戶版
找律師,、咨詢律師,、打官司, 就上好律師網(wǎng)
APP律師版
隨時隨地,,接單服務,,就在好 律師APP律師版
關注好律師微信
熱點法律問題分析,盡在好律 師微信公眾號
在最近幾年的社會生活中,我們經(jīng)??梢钥匆婈P于碰瓷的報道,。在人多擁擠的商場附近、非機動車道上,,碰瓷黨或騎自行車或步行,,趁目標車靠邊,、倒車,、掉頭時,瞅準機會突然撞上去,,把自己撞成輕傷或假裝受傷,,敲詐車主。那么類似這樣的碰瓷,,是否會構成刑事犯罪呢,?
男子碰瓷失敗 演不下去只好慌忙逃跑
近日一則男子碰瓷失敗的新聞引發(fā)關注。20日晚10點,劉先生下班時開車回家途中,,突然,,一個騎自行車的人在他車后倒地。劉先生準備叫車送他去醫(yī)院時,,“傷者”主動打110報警,,“警察”在電話里和劉先生說可以私了就不用立案。不過,,心細的劉先生查看后發(fā)現(xiàn),,這位“傷者”打的110電話竟然是個座機……在意識到可能遇到“碰瓷”后,劉先生鎮(zhèn)定地對“傷者”說:“我自己報警處理,?!卑l(fā)覺騙局被識破,“傷者”臉色一變,,推著自行車離開了現(xiàn)場……這事發(fā)生在廣州,。但昆明碰瓷案也不少。記者梳理了發(fā)生在昆明的幾起案例,,供司機和市民掌握,,以免上當受騙。
“演不下去”慌忙逃跑
今年7月24日,,一名男子在二環(huán)東路的車流中不斷來回,,其實是在挑選“碰瓷”對象。
看到一輛吉普越野車駛來后,,男子突然拔腿往前跑,。駕駛員看到后立即剎車,男子突然做出腳下一滑的動作應聲而倒,,逼真的表情把路人看得一愣一愣的,。
隨后,越野車司機報了警,。民警趕到現(xiàn)場后,,發(fā)現(xiàn) 車輛與男子之間并沒有碰撞痕跡。然而,,不管民警怎么叫喊,,男子都緊閉雙眼一動不動。民警聯(lián)系了120急救中心,,準備將男子送往醫(yī)院,。就在交警送男子去醫(yī)院的途中,處于“昏迷”中的男子突然坐起來大喊要下車,,跳下救護車撒腿就跑,。
“碰瓷”勒索專找酒駕
夏某、蔣某伙同一批社會閑散人員在穿金路開了一家汽修廠,但生意冷淡,。于是,,幾人決定以開車“碰瓷”來賺錢。
夏某等人每天凌晨出動,,在昆明市內(nèi)各高檔餐館,、酒吧或宵夜攤徘徊。若有駕駛外地車牌的車輛或外地口音的司機喝了酒,,他們就盯住對方,,開車尾隨,找機會故意撞上別人的車,,然后以對方酒駕為由,,采取暴力威脅,敲詐勒索,。若受害人害怕交警被罰,,只有掏錢息事,受害人若有意見,,夏某等人手中的刀就會架到對方脖子上,。
今年1至4月,該伙人在昆明城區(qū)發(fā)生“交通事故”6起,,受害人全開中高檔車,,其中一起敲詐涉案金額達10600元。4月28日中午,,警方在夏某等人位于穿金路的窩點將5名嫌疑人抓獲,。(東海資訊)
碰瓷可能構成什么犯罪
現(xiàn)今生活中,碰瓷實在太多了,,許多人想通過碰瓷“訛”點錢,,殊不知,這樣碰瓷,,是一種違法行為,,是會受法律制裁的。那么,,到底碰瓷會涉及什么犯罪呢,?要如何判定呢?
第一,、判斷是否危害公共安全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的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屬于空白罪狀,,如何界定“其他危險方法”的范圍一直是困擾司法實踐的難題,。
現(xiàn)實中,,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越來越多,但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只列舉了放火、爆炸,、決水,、投放危險物質(zhì)四種典型行為,鑒于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犯罪,,在具體案件中認定行為是否適用“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兜底規(guī)定時應當從嚴把握,,以防止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濫用。
從立法原意和經(jīng)驗法則把握,,作為同一條文中的犯罪行為,,“其他危險方法”應當與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行為在客觀危害程度方面具有相當性,具體應從手段的相當性與危險結果的相當性兩個方面進行把握,。
所謂手段的相當性,,是指作案手段在性質(zhì)上與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具有可比性,。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屬于攻擊性很強,、危害性很大的行為,,嚴重危及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一旦實施,即具有廣泛的殺傷力和破壞性,。如果一種行為雖然造成嚴重后果,,但是客觀上根本不具有嚴重危及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的可能,,就不具有與防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的可比性,,不能認定為“其他危險方法”,。
例如,偷盜路面井蓋雖然可能會威脅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chǎn)安全,,但一般情況下,,危害后果的范圍,、程度有限,,而且一旦發(fā)生一次損害,易于為其他人發(fā)現(xiàn)與防范,,偷盜井蓋帶來的危險不具有擴散性和廣泛的殺傷力,、破壞性,與放火,、投毒,、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等能夠造成不特定多數(shù)人重大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的本質(zhì)特征存在明顯差別,。即使在個別情況下,,偷盜井蓋行為確實造成人員傷亡,,也可考慮以破壞交通設施罪或(間接)故意傷害罪處理,而不應首先考慮適用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所謂危險結果的相當性,是指行為的實施足以使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人身和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害,,即一般情況下,如果沒有意外因素的阻止或極其偶然因素的干擾,,就會導致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人身和財產(chǎn)損失,。
例如,,行為人向人群中投擲一顆炸彈,,該炸彈投出后意外落入下水道中(路面井蓋被盜走),結果僅導致兩人輕微傷,。在該案中,投擲炸彈具有導致意外因素的阻止或極其偶然因素的干擾的高度危險,,未造成實際嚴重損害結果系受到極其偶然因素的干擾,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即使沒有意外因素的阻止或極其偶然因素的干擾,,行為一般也不會導致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人身和財產(chǎn)損失,,則行為就不構成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的“其他危險方法”,。
對于碰瓷者而言,駕車沖撞他人車輛也是一種危險行為,,行為人通常在選取作案路段、行駛速度,、碰瓷方式等方面都會有一定節(jié)制,。實踐中,,大量碰瓷者是利用道路混亂、機動車起步階段以及違規(guī)變道行駛等條件,,在車流量小,、行人稀少或道路進出口等路段,行車速度慢,,駕車與被害車輛發(fā)生碰撞,,繼而要求對方賠償。與放火,、爆炸等危險方法相比,,上述“碰瓷”行為所造成的危險不具有擴散性和廣泛的殺傷力、破壞性,,不足以嚴重危及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實際造成車毀人亡的嚴重損害后果的也不多見。對這類行為一般不能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
當然,,由于實踐中駕駛機動車“碰瓷”的情形較為復雜,除了一般情況外,,還必須充分考慮個案的特殊性,,準確認定行為的性質(zhì)。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的干擾,,行為人選擇的作案時間,、地點,、方式必然給公共安全帶來嚴重危險的,則應當認定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例如,,行為人在高速路、城市主干道等人流,、車流集中,、車速快的路段駕車故意沖撞被害車輛,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就有可能使受到撞擊的車輛失去控制,,進而造成與其他機動車碰撞、追尾等重大交通事故的發(fā)生,,這樣的“碰瓷”就屬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關于是否足以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問題,屬于對危險發(fā)生的一種可能性判斷,,應當以認識和判斷力處于正常,、平均水平的人來判斷。在時間,、路段,、路況、車速,、“碰瓷”方式等諸多因素中,,具備哪幾項或者達到什么程度,可以認定“碰瓷”具有足以造成嚴重后果的高度危險,,往往是見仁見智,。例如,在高速公路上“碰瓷”,,一般來說對公共安全有較高危險,,但如果當時是夜間,通行車輛較少,,碰撞發(fā)生后,,行為人或被害人及時設置路障標識,或采取防范措施,,那么,,其“碰瓷”行為就不足以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因此,,是否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必須綜合考慮碰瓷發(fā)生時的各種情形謹慎判斷。
第二、再考察獲取財物的方式
由于“碰瓷”的特點,,其目的行為可能觸犯不同的罪名,,司法實踐中,主要集中在敲詐勒索罪,、詐騙罪和搶劫罪三個罪名的爭議上,。上述三罪在主觀方面都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其主要區(qū)別體現(xiàn)在客觀方面獲取財物的方式不同:
敲詐勒索罪是對被害人使用威脅或要挾的方法,,強行索取他人財物,,具有行為人獲取財物的“脅迫性”與被害人交付財物的“非自愿性”兩個顯著特征;詐騙罪是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從而“自愿”交付財物,,具有行為人獲取財物的“欺騙性”與被害人處分財物的“錯誤性”兩個顯著特征;而搶劫罪是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強行劫取他人財物,,則具有行為人獲取財物的“暴力性”與被害人失去財物的“被迫性”兩個顯著特征,。
第三、碰瓷行為的定性
因此,,在“碰瓷”案件中,,應當根據(jù)行為人獲取財物方式,,結合具體案情,,準確認定“碰瓷”行為的性質(zhì)。
第一種情形:敲詐勒索型
如果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故意制造交通事故,,并造成事故系被害人過錯所致的假象,繼而以此為要挾,,迫使被害人賠償,。表面上看,行為人具有欺騙的成分;但從實質(zhì)上分析,,所謂的“騙局”只不過是行為人為其順利實施勒索錢財行為所制造的由頭,,行為整體上符合敲詐勒索罪的要挾、強迫特征,,應當以敲詐勒索罪論處,。實踐中,要挾,、強迫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以不賠償就扣留車輛相要挾,有的抓住被害人車輛手續(xù)不全,、正規(guī)處理程序煩瑣,、害怕耽誤時間等心理,但不管具體方式如何,要準確把握行為要挾,、脅迫的本質(zhì)特征,。
第二種情形:詐騙型
如果行為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隱瞞事故真相,,使被害人基于事故產(chǎn)生原因的錯誤認識而給付“賠償”,,行為人的行為就符合詐騙罪的構成特征,應當以詐騙罪論處,。
第三種情形:根據(jù)主要取財手段認定
在有的“碰瓷”案件中,,被害人是完全被脅迫交付錢財,還是既有被欺騙又有被脅迫的因素而交付錢財,,有時不容易區(qū)分,。尤其是在系列“碰瓷”案件中,行為人在有些犯罪過程中故意制造交通事故,,被害人基于錯誤認識“自愿”交付了錢財,,而在有些犯罪過程中因被害人識破騙局而使用了要挾的手段。對類似案件,,應從系列行為的整體特征考察,,根據(jù)行為人主要取財手段的特征,以敲詐勒索罪或者詐騙罪論處,,而不宜進行數(shù)罪并罰,。
第四種情形:搶劫型
如果行為人駕車碰撞他人車輛后,又以暴力或?qū)嵤┍┝ο嗤{而索取錢財?shù)?,構成搶劫罪?/p>
第五種情形:故意毀壞財物等類型
如果行為人實施的“碰瓷”行為不足以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碰瓷”后,由于主客觀原因,,也沒有進一步實施詐騙,、敲詐勒索或搶劫行為,那么,,對于只撞毀車輛,,符合故意毀壞財物罪構成要件的,可以故意毀壞財物罪論處;致人傷亡的,,根據(jù)具體情況,,可以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論處;既符合故意毀壞財物罪,同時符合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的,,按照想象競合犯的原則處理,。
盡管碰瓷室友發(fā)生,但是,,好律師網(wǎng)提醒車主,,發(fā)生交通事故或懷疑遭遇碰瓷,,都要在第一時間報警。其次,,充分利用手頭的先進設備,,例如行車記錄儀、手機進行現(xiàn)場拍照,。另外,,要遵守交通法規(guī),不要交通違法,,讓“碰瓷”人員有機可乘,。
上一篇: 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法律問題淺析
下一篇: 企業(yè)內(nèi)部集資的合法性解析及企業(yè)內(nèi)部集資的合理化建議
您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人評論,趕快搶沙發(fā)吧,!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World Con...
京ICP證150520號 | 京ICP備15016857號-2 | 新出發(fā)京零字第朝230045號 | 聯(lián)網(wǎng)備案號11010502038006 | 京網(wǎng)文(2015)0522-202號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38006號 | 軟著登字第10302139號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京)字第13450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A2.B1.B2-20230296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2015-2020 好律師 haolvshi.com.cn版權所有
好律師
首次登錄,您需要設置登錄密碼
請使用好律師APP掃碼登錄
掃碼成功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
男子碰瓷失敗慌忙逃跑,,碰瓷可能觸犯刑事犯罪
在最近幾年的社會生活中,我們經(jīng)??梢钥匆婈P于碰瓷的報道,。在人多擁擠的商場附近、非機動車道上,,碰瓷黨或騎自行車或步行,,趁目標車靠邊,、倒車,、掉頭時,瞅準機會突然撞上去,,把自己撞成輕傷或假裝受傷,,敲詐車主。那么類似這樣的碰瓷,,是否會構成刑事犯罪呢,?
男子碰瓷失敗 演不下去只好慌忙逃跑
近日一則男子碰瓷失敗的新聞引發(fā)關注。20日晚10點,劉先生下班時開車回家途中,,突然,,一個騎自行車的人在他車后倒地。劉先生準備叫車送他去醫(yī)院時,,“傷者”主動打110報警,,“警察”在電話里和劉先生說可以私了就不用立案。不過,,心細的劉先生查看后發(fā)現(xiàn),,這位“傷者”打的110電話竟然是個座機……在意識到可能遇到“碰瓷”后,劉先生鎮(zhèn)定地對“傷者”說:“我自己報警處理,?!卑l(fā)覺騙局被識破,“傷者”臉色一變,,推著自行車離開了現(xiàn)場……這事發(fā)生在廣州,。但昆明碰瓷案也不少。記者梳理了發(fā)生在昆明的幾起案例,,供司機和市民掌握,,以免上當受騙。
“演不下去”慌忙逃跑
今年7月24日,,一名男子在二環(huán)東路的車流中不斷來回,,其實是在挑選“碰瓷”對象。
看到一輛吉普越野車駛來后,,男子突然拔腿往前跑,。駕駛員看到后立即剎車,男子突然做出腳下一滑的動作應聲而倒,,逼真的表情把路人看得一愣一愣的,。
隨后,越野車司機報了警,。民警趕到現(xiàn)場后,,發(fā)現(xiàn) 車輛與男子之間并沒有碰撞痕跡。然而,,不管民警怎么叫喊,,男子都緊閉雙眼一動不動。民警聯(lián)系了120急救中心,,準備將男子送往醫(yī)院,。就在交警送男子去醫(yī)院的途中,處于“昏迷”中的男子突然坐起來大喊要下車,,跳下救護車撒腿就跑,。
“碰瓷”勒索專找酒駕
夏某、蔣某伙同一批社會閑散人員在穿金路開了一家汽修廠,但生意冷淡,。于是,,幾人決定以開車“碰瓷”來賺錢。
夏某等人每天凌晨出動,,在昆明市內(nèi)各高檔餐館,、酒吧或宵夜攤徘徊。若有駕駛外地車牌的車輛或外地口音的司機喝了酒,,他們就盯住對方,,開車尾隨,找機會故意撞上別人的車,,然后以對方酒駕為由,,采取暴力威脅,敲詐勒索,。若受害人害怕交警被罰,,只有掏錢息事,受害人若有意見,,夏某等人手中的刀就會架到對方脖子上,。
今年1至4月,該伙人在昆明城區(qū)發(fā)生“交通事故”6起,,受害人全開中高檔車,,其中一起敲詐涉案金額達10600元。4月28日中午,,警方在夏某等人位于穿金路的窩點將5名嫌疑人抓獲,。(東海資訊)
碰瓷可能構成什么犯罪
現(xiàn)今生活中,碰瓷實在太多了,,許多人想通過碰瓷“訛”點錢,,殊不知,這樣碰瓷,,是一種違法行為,,是會受法律制裁的。那么,,到底碰瓷會涉及什么犯罪呢,?要如何判定呢?
第一,、判斷是否危害公共安全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的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屬于空白罪狀,,如何界定“其他危險方法”的范圍一直是困擾司法實踐的難題,。
現(xiàn)實中,,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越來越多,但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只列舉了放火、爆炸,、決水,、投放危險物質(zhì)四種典型行為,鑒于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犯罪,,在具體案件中認定行為是否適用“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兜底規(guī)定時應當從嚴把握,,以防止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濫用。
從立法原意和經(jīng)驗法則把握,,作為同一條文中的犯罪行為,,“其他危險方法”應當與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行為在客觀危害程度方面具有相當性,具體應從手段的相當性與危險結果的相當性兩個方面進行把握,。
所謂手段的相當性,,是指作案手段在性質(zhì)上與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具有可比性,。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屬于攻擊性很強,、危害性很大的行為,,嚴重危及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一旦實施,即具有廣泛的殺傷力和破壞性,。如果一種行為雖然造成嚴重后果,,但是客觀上根本不具有嚴重危及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的可能,,就不具有與防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的可比性,,不能認定為“其他危險方法”,。
例如,偷盜路面井蓋雖然可能會威脅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chǎn)安全,,但一般情況下,,危害后果的范圍,、程度有限,,而且一旦發(fā)生一次損害,易于為其他人發(fā)現(xiàn)與防范,,偷盜井蓋帶來的危險不具有擴散性和廣泛的殺傷力,、破壞性,與放火,、投毒,、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等能夠造成不特定多數(shù)人重大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的本質(zhì)特征存在明顯差別,。即使在個別情況下,,偷盜井蓋行為確實造成人員傷亡,,也可考慮以破壞交通設施罪或(間接)故意傷害罪處理,而不應首先考慮適用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所謂危險結果的相當性,是指行為的實施足以使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人身和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害,,即一般情況下,如果沒有意外因素的阻止或極其偶然因素的干擾,,就會導致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人身和財產(chǎn)損失,。
例如,,行為人向人群中投擲一顆炸彈,,該炸彈投出后意外落入下水道中(路面井蓋被盜走),結果僅導致兩人輕微傷,。在該案中,投擲炸彈具有導致意外因素的阻止或極其偶然因素的干擾的高度危險,,未造成實際嚴重損害結果系受到極其偶然因素的干擾,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即使沒有意外因素的阻止或極其偶然因素的干擾,,行為一般也不會導致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人身和財產(chǎn)損失,,則行為就不構成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的“其他危險方法”,。
對于碰瓷者而言,駕車沖撞他人車輛也是一種危險行為,,行為人通常在選取作案路段、行駛速度,、碰瓷方式等方面都會有一定節(jié)制,。實踐中,,大量碰瓷者是利用道路混亂、機動車起步階段以及違規(guī)變道行駛等條件,,在車流量小,、行人稀少或道路進出口等路段,行車速度慢,,駕車與被害車輛發(fā)生碰撞,,繼而要求對方賠償。與放火,、爆炸等危險方法相比,,上述“碰瓷”行為所造成的危險不具有擴散性和廣泛的殺傷力、破壞性,,不足以嚴重危及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實際造成車毀人亡的嚴重損害后果的也不多見。對這類行為一般不能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
當然,,由于實踐中駕駛機動車“碰瓷”的情形較為復雜,除了一般情況外,,還必須充分考慮個案的特殊性,,準確認定行為的性質(zhì)。如果沒有其他因素的干擾,,行為人選擇的作案時間,、地點,、方式必然給公共安全帶來嚴重危險的,則應當認定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例如,,行為人在高速路、城市主干道等人流,、車流集中,、車速快的路段駕車故意沖撞被害車輛,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就有可能使受到撞擊的車輛失去控制,,進而造成與其他機動車碰撞、追尾等重大交通事故的發(fā)生,,這樣的“碰瓷”就屬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關于是否足以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問題,屬于對危險發(fā)生的一種可能性判斷,,應當以認識和判斷力處于正常,、平均水平的人來判斷。在時間,、路段,、路況、車速,、“碰瓷”方式等諸多因素中,,具備哪幾項或者達到什么程度,可以認定“碰瓷”具有足以造成嚴重后果的高度危險,,往往是見仁見智,。例如,在高速公路上“碰瓷”,,一般來說對公共安全有較高危險,,但如果當時是夜間,通行車輛較少,,碰撞發(fā)生后,,行為人或被害人及時設置路障標識,或采取防范措施,,那么,,其“碰瓷”行為就不足以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因此,,是否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必須綜合考慮碰瓷發(fā)生時的各種情形謹慎判斷。
第二、再考察獲取財物的方式
由于“碰瓷”的特點,,其目的行為可能觸犯不同的罪名,,司法實踐中,主要集中在敲詐勒索罪,、詐騙罪和搶劫罪三個罪名的爭議上,。上述三罪在主觀方面都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其主要區(qū)別體現(xiàn)在客觀方面獲取財物的方式不同:
敲詐勒索罪是對被害人使用威脅或要挾的方法,,強行索取他人財物,,具有行為人獲取財物的“脅迫性”與被害人交付財物的“非自愿性”兩個顯著特征;詐騙罪是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從而“自愿”交付財物,,具有行為人獲取財物的“欺騙性”與被害人處分財物的“錯誤性”兩個顯著特征;而搶劫罪是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強行劫取他人財物,,則具有行為人獲取財物的“暴力性”與被害人失去財物的“被迫性”兩個顯著特征,。
第三、碰瓷行為的定性
因此,,在“碰瓷”案件中,,應當根據(jù)行為人獲取財物方式,,結合具體案情,,準確認定“碰瓷”行為的性質(zhì)。
第一種情形:敲詐勒索型
如果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故意制造交通事故,,并造成事故系被害人過錯所致的假象,繼而以此為要挾,,迫使被害人賠償,。表面上看,行為人具有欺騙的成分;但從實質(zhì)上分析,,所謂的“騙局”只不過是行為人為其順利實施勒索錢財行為所制造的由頭,,行為整體上符合敲詐勒索罪的要挾、強迫特征,,應當以敲詐勒索罪論處,。實踐中,要挾,、強迫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以不賠償就扣留車輛相要挾,有的抓住被害人車輛手續(xù)不全,、正規(guī)處理程序煩瑣,、害怕耽誤時間等心理,但不管具體方式如何,要準確把握行為要挾,、脅迫的本質(zhì)特征,。
第二種情形:詐騙型
如果行為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隱瞞事故真相,,使被害人基于事故產(chǎn)生原因的錯誤認識而給付“賠償”,,行為人的行為就符合詐騙罪的構成特征,應當以詐騙罪論處,。
第三種情形:根據(jù)主要取財手段認定
在有的“碰瓷”案件中,,被害人是完全被脅迫交付錢財,還是既有被欺騙又有被脅迫的因素而交付錢財,,有時不容易區(qū)分,。尤其是在系列“碰瓷”案件中,行為人在有些犯罪過程中故意制造交通事故,,被害人基于錯誤認識“自愿”交付了錢財,,而在有些犯罪過程中因被害人識破騙局而使用了要挾的手段。對類似案件,,應從系列行為的整體特征考察,,根據(jù)行為人主要取財手段的特征,以敲詐勒索罪或者詐騙罪論處,,而不宜進行數(shù)罪并罰,。
第四種情形:搶劫型
如果行為人駕車碰撞他人車輛后,又以暴力或?qū)嵤┍┝ο嗤{而索取錢財?shù)?,構成搶劫罪?/p>
第五種情形:故意毀壞財物等類型
如果行為人實施的“碰瓷”行為不足以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碰瓷”后,由于主客觀原因,,也沒有進一步實施詐騙,、敲詐勒索或搶劫行為,那么,,對于只撞毀車輛,,符合故意毀壞財物罪構成要件的,可以故意毀壞財物罪論處;致人傷亡的,,根據(jù)具體情況,,可以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論處;既符合故意毀壞財物罪,同時符合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的,,按照想象競合犯的原則處理,。
盡管碰瓷室友發(fā)生,但是,,好律師網(wǎng)提醒車主,,發(fā)生交通事故或懷疑遭遇碰瓷,,都要在第一時間報警。其次,,充分利用手頭的先進設備,,例如行車記錄儀、手機進行現(xiàn)場拍照,。另外,,要遵守交通法規(guī),不要交通違法,,讓“碰瓷”人員有機可乘,。
上一篇: 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法律問題淺析
下一篇: 企業(yè)內(nèi)部集資的合法性解析及企業(yè)內(nèi)部集資的合理化建議
文章評論()
您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人評論,趕快搶沙發(fā)吧,!
平臺大事
誠信守法經(jīng)營,,打擊假冒偽劣,維護生活正...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World Con...
1、積極回復問律師且質(zhì)量較好,;
2,、提供訂單服務的數(shù)量及質(zhì)量較高;
3,、積極向“業(yè)界觀點”板塊投稿,;
4、服務方黃頁各項信息全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