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站點
APP客戶版
找律師、咨詢律師,、打官司, 就上好律師網(wǎng)
APP律師版
隨時隨地,,接單服務,,就在好 律師APP律師版
關注好律師微信
熱點法律問題分析,盡在好律 師微信公眾號
制圖/高岳
對話動機
為強化考試招生誠信,,維護入學公平,,河南省今年明確了對違背志愿失信行為的懲戒措施,即對于在2018年普通高招錄取中不履行志愿約定的失信考生,明年高考志愿填報數(shù)量將受限,。上述舉措推出后,,引起了社會各界熱議?!斗ㄖ迫請蟆酚浾呔痛伺c業(yè)內(nèi)專家展開了對話,。
對話人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楊建順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暉
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教研員 朱克西
法制網(wǎng)記者 杜曉
法制網(wǎng)實習生 胡明楊
考生失信懲戒新規(guī)是否合理
記者:河南省招生新政中提到:今年高考錄取中,收到志愿錄取后不入學的考生,,將會被作為失信考生受到懲戒,,失信事實被記入個人失信檔案。應該如何看待這一規(guī)定,?
楊建順:河南省出臺的招生新政既有利也有弊,。建立誠信檔案肯定是一件好事,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誠信檔案是否精準、適當,,特別是合法性值得商榷。
總的來講,,把收到錄取通知書不入學定為失信,,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為牽扯到考生的選擇權(quán),。高考是一件人生大事,,對考生將來發(fā)展非常重要,,甚至比結(jié)婚和工作都重要,。歷年來,,都有一些考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后不入學,,這種情況的確給某些高校帶來了困惑,,造成招生資源的浪費,,將其定性為一種負面影響,,我是贊成的。
不過,,與考生選擇權(quán)相比,,把招生資源浪費看作是一種必要支出來考慮可能更好一些。如果是其他的方面出了問題,,比如考試作弊,、工作中撒謊坑人、生活中欺詐當“老賴”等,,這些情況可以予以嚴厲懲罰,。而將學生對高考、將來發(fā)展、人生規(guī)劃的選擇權(quán)當作不誠信,,這實際上是考慮不周到,。一名考生僅僅是收到錄取通知后不入學,就把他作為失信考生進行懲戒,,這種做法太過苛刻,、武斷,置考生選擇權(quán)于不顧,,這是因小失大,,是判斷上的一種錯誤。
既然招生政策允許考生填報多個志愿,,考生當然要多報志愿,,并且可以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后一定的時間內(nèi)告訴高校,自己是否去報到,,實現(xiàn)考生和學校之間的雙向選擇,。招生應該有這樣一個雙向選擇機制,允許比較斟酌后進行選擇,。
因此,,河南省招辦出臺的新政需要更細化的機制、標準和程序來支持,。建立高考誠信檔案是好事,,但是目前的機制太過粗糙,沒有很好地尊重高考考生,,好事要辦好,,不能好心辦壞事。
儲朝暉:這一規(guī)定從道理上來講說不過去,。高考招生錄取通知是一個單向程序,,沒有經(jīng)歷過雙向選擇,也就是說沒有考生確認的環(huán)節(jié),。河南省招辦判定考生失信,,把收到錄取通知但不入校的考生記入失信檔案這一做法缺少依據(jù),從相關程序上來講,,也不夠完整,。所以,我建議停止執(zhí)行這一做法,,因為在執(zhí)行過程當中會產(chǎn)生一系列問題,。
朱克西:我覺得河南省招辦出臺這一規(guī)定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招生是有計劃,、有規(guī)定的,,報了志愿被錄取了又不去,,這就是誠信問題。如果不懲罰,,今后還會有類似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如果很多考生都報了志愿且被錄取但不入學,這樣對其他考生也不公平,。
記者:河南省招生新政中提到,,2018年,對錄取后不入學造成招生資源浪費的,,2019年再次報名參加高考將限制其填報志愿的學校數(shù)量,,在實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允許其填報志愿的學校數(shù)量不超過兩個,。應該如何看待這一規(guī)定,?
楊建順:如果說有一些人存在多次這樣的行為,那么對其進行適當?shù)南拗剖强梢缘?。但是對有些人來說,,志愿是用來保底的,這可能就意味著限制了其升學選擇權(quán),。行政法特別強調(diào)公正,、正當和公平的觀念,注重正當?shù)男姓绦?。作出不利的處分,、待遇、措施等,,都需要有合法的依?jù)。也就是說,,作出影響權(quán)利和增加義務的一種措施,,一般都強調(diào)法律法規(guī)方面的依據(jù)。招辦對考生實施信用懲戒限制了考生的權(quán)利,,缺乏法治思維和法律依據(jù),。
誰來承擔浪費招生指標責任
記者:有觀點認為,考生被錄取后不入學,,浪費了高校的招生名額,,把本來能上這個學校的考生給擠掉了,考生應該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應該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楊建順:某些規(guī)則的設置自有其道理。比如,,一所高校招了張某,,就不能招李某了,,結(jié)果張某又不來,高校的招生資源可能要浪費,,李某的受教育權(quán)和發(fā)展權(quán)也可能會受到侵犯,。如果是這樣一種情況,將其作為一種失信事實來定義,,也是可以的,。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這完全可以通過規(guī)范制度,、完善機制來彌補,。也就是說,招生制度應該改革,,應該更加人性化,,而不是拿誠信檔案說事,把考生的選擇權(quán)限制住,。
儲朝暉:造成招生資源浪費,,責任不只是考生,招辦和高校也有責任,。招辦和高校是如何決定把通知書發(fā)給考生的,?如果說浪費招生指標,不能由考生一方面負責,,應該是幾個方面都要承擔責任,。
而且,指標本身就是有問題的,。指標是計劃分配的產(chǎn)物,。指標浪費是各方面信息溝通不完整造成的,這一責任至少是各方面共同承擔,,為什么僅僅要考生單方面承擔,?即便如此,考生也不應該承擔主要責任,,首先應該是由招辦承擔責任,,其次是錄取考生的高校,然后才輪到考生承擔責任,。把責任完全交給考生承擔,,肯定是不合理的。
事實上,,每年確實有不少考生在接到錄取通知書后不愿意去上學,,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考生缺少被告知的渠道,??忌盏降耐ㄖ獣?,其實只是招辦分派了一個學校,對于指派的這個學校,,考生是否滿意,,他們沒有表達和告訴的渠道。所以考生和招辦的信息不是互通的,,地位不是平等的,。在這種情況下認定考生失信,依據(jù)和邏輯都有問題,。
這一事件也說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還要進一步往前推進,。最關鍵的是建立高校和考生之間直接溝通的渠道。招辦不是高校,,不是直接招生的主體,,只是一個中間機構(gòu),但是現(xiàn)在招辦處于強勢地位,,左右著考生和高校,,所以現(xiàn)有機制還需要進一步改革。
朱克西:關于這個問題,,在確定規(guī)則的時候,,方方面面考慮得要更細致些,既要照顧到考生和考生家長,,同時也要考慮到社會資源分配的公平公正性,。考生胡亂填報志愿是對自己不負責任,,對社會也會造成浪費和損失,。
記者:如果說目前招辦處于比較強勢的地位,那么又該如何暢通考生和高校之間的溝通渠道,?
儲朝暉:現(xiàn)在的情況是,,招辦把某一個分數(shù)段的考生派給某一個學校。想要加強考生和高校之間的溝通,,應該實行招考分離,建立一個不具有強制性的信息平臺,,把招錄信息發(fā)布到平臺上,。這樣,高??梢愿鶕?jù)了解的信息,,在更大范圍去選擇考生;考生也可以在更大范圍內(nèi)選擇學校,,這才是權(quán)利對稱的平衡關系,。
實行招考分離,,加大考生和高校之間的雙向溝通,讓信息更加通暢,,才能使各方面的權(quán)利都得到保障,。
被錄取后不入學情況怎樣避免
記者:考生失信行為被記入個人誠信檔案,對他將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會產(chǎn)生哪些影響,?
楊建順:考生失信行為一旦記入誠信檔案,那么對考生將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會產(chǎn)生影響?,F(xiàn)在不少領域都建立了黑名單制度,一旦失信行為被記入個人誠信檔案,,對一個人將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慎重,、扎實,、合法合理、認認真真地來建構(gòu)這種誠信檔案,,而不可以光顧著去追求社會關注度搞一些噱頭,。高考誠信檔案是一件好事,但一定得辦好才行,??紤]到現(xiàn)在有些孩子在報考大學時還不是成年人,把未成年人記入誠信檔案可能不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所以,,對考生實施信用懲戒,后續(xù)工作需要很好展開,。因為對其學習,、工作和生活產(chǎn)生的影響很大,將來的發(fā)展可能會受到限制,,可能一個人才變成一個庸才,,這是國家和社會的損失,。
記者:通常情況下,從考生的角度來講,,被錄取后不入學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朱克西:如果考生有特殊情況,比如說見義勇為,、有生命危險等,,這些情況另當別論。其他的情況包括:填報志愿時沒有填報好,,與考生的理想有一定的距離,,覺得學校不理想,還想再考一次,;還有一種情況可能與考生報考的高校的介紹有關,,考生后來了解的情況與高校介紹的情況不符,這個時候,,考生被錄取后不去報到也能理解,。我覺得這不應該由考生承擔責任。不過,,如果高校沒有虛假介紹,,而考生不去報到,那就說明考生沒有做好功課,,考生以及家長沒有考慮清楚,。總的來說,,考生和高校兩方面都得做好相關工作,,從其中一個角度考慮問題的話比較片面。
記者:在目前的狀況下,,如果考生被錄取后又想復讀,,怎樣做才比較合適?
楊建順:考生拿到錄取通知書后,,應盡早作出反饋,,告訴錄取自己的學校有其他選擇,這實際上就是誠信的體現(xiàn),。所以,,相關的機制不應該限制誠心誠意高考的人,應該是限制那些確實有不誠信做法和意圖的人,。如果之前溝通不暢,可以遞交相關情況說明,,把真實情況闡釋清楚,,高校也會理解,。
考生向高校或招生部門進行陳述,,實際上也涉及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即從減少考生損失的角度來講,要設立一個救濟機制,。建立高考誠信檔案必須有救濟機制,,行政法上講到了正當程序原則,行政法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有侵害必有救濟,、有懲處必有救濟,,這在權(quán)利救濟方面缺一不可。所以說,,要有相關的救濟機制,,能夠讓考生證明確實沒有不誠信行為,而僅僅是為了多一份選擇錯過了時間,,沒有及時地把信息反饋給高校,。
儲朝暉:我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考生想復讀是他們的權(quán)利,,學校可以與收到錄取通知書的考生進行溝通,。有些學校在錄取某個考生前就會與考生進行溝通,,大概意思就是,如果你不來上學,,那么我就不給你發(fā)通知書,。我覺得可以做這樣的溝通,如果考生明確表明自己不想來上學,,那么學校就可以不給考生發(fā)通知書,,避免后面一些情況的發(fā)生。
本文僅供交流學習,,若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權(quán)益或您與他人發(fā)生糾紛,,不妨來好律師網(wǎng)(http://www.haolvshi.net/)請律師(http://www.haolvshi.net/)幫您采證或幫您解決糾紛。
上一篇: 微信二次實名認證為騙局
下一篇: 多地探索受處分干部管理新規(guī)
您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人評論,,趕快搶沙發(fā)吧,!
“國際消費者權(quán)益日” (World Con...
京ICP證150520號 | 京ICP備15016857號-2 | 新出發(fā)京零字第朝230045號 | 聯(lián)網(wǎng)備案號11010502038006 | 京網(wǎng)文(2015)0522-202號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38006號 | 軟著登字第10302139號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京)字第13450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A2.B1.B2-20230296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2015-2020 好律師 haolvshi.com.cn版權(quán)所有
好律師
首次登錄,您需要設置登錄密碼
請使用好律師APP掃碼登錄
掃碼成功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
專家詳解怎樣構(gòu)建高考招生誠信機制
制圖/高岳
對話動機
為強化考試招生誠信,,維護入學公平,,河南省今年明確了對違背志愿失信行為的懲戒措施,即對于在2018年普通高招錄取中不履行志愿約定的失信考生,明年高考志愿填報數(shù)量將受限,。上述舉措推出后,,引起了社會各界熱議?!斗ㄖ迫請蟆酚浾呔痛伺c業(yè)內(nèi)專家展開了對話,。
對話人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楊建順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暉
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教研員 朱克西
法制網(wǎng)記者 杜曉
法制網(wǎng)實習生 胡明楊
考生失信懲戒新規(guī)是否合理
記者:河南省招生新政中提到:今年高考錄取中,收到志愿錄取后不入學的考生,,將會被作為失信考生受到懲戒,,失信事實被記入個人失信檔案。應該如何看待這一規(guī)定,?
楊建順:河南省出臺的招生新政既有利也有弊,。建立誠信檔案肯定是一件好事,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誠信檔案是否精準、適當,,特別是合法性值得商榷。
總的來講,,把收到錄取通知書不入學定為失信,,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為牽扯到考生的選擇權(quán),。高考是一件人生大事,,對考生將來發(fā)展非常重要,,甚至比結(jié)婚和工作都重要,。歷年來,,都有一些考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后不入學,,這種情況的確給某些高校帶來了困惑,,造成招生資源的浪費,,將其定性為一種負面影響,,我是贊成的。
不過,,與考生選擇權(quán)相比,,把招生資源浪費看作是一種必要支出來考慮可能更好一些。如果是其他的方面出了問題,,比如考試作弊,、工作中撒謊坑人、生活中欺詐當“老賴”等,,這些情況可以予以嚴厲懲罰,。而將學生對高考、將來發(fā)展、人生規(guī)劃的選擇權(quán)當作不誠信,,這實際上是考慮不周到,。一名考生僅僅是收到錄取通知后不入學,就把他作為失信考生進行懲戒,,這種做法太過苛刻,、武斷,置考生選擇權(quán)于不顧,,這是因小失大,,是判斷上的一種錯誤。
既然招生政策允許考生填報多個志愿,,考生當然要多報志愿,,并且可以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后一定的時間內(nèi)告訴高校,自己是否去報到,,實現(xiàn)考生和學校之間的雙向選擇,。招生應該有這樣一個雙向選擇機制,允許比較斟酌后進行選擇,。
因此,,河南省招辦出臺的新政需要更細化的機制、標準和程序來支持,。建立高考誠信檔案是好事,,但是目前的機制太過粗糙,沒有很好地尊重高考考生,,好事要辦好,,不能好心辦壞事。
儲朝暉:這一規(guī)定從道理上來講說不過去,。高考招生錄取通知是一個單向程序,,沒有經(jīng)歷過雙向選擇,也就是說沒有考生確認的環(huán)節(jié),。河南省招辦判定考生失信,,把收到錄取通知但不入校的考生記入失信檔案這一做法缺少依據(jù),從相關程序上來講,,也不夠完整,。所以,我建議停止執(zhí)行這一做法,,因為在執(zhí)行過程當中會產(chǎn)生一系列問題,。
朱克西:我覺得河南省招辦出臺這一規(guī)定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招生是有計劃,、有規(guī)定的,,報了志愿被錄取了又不去,,這就是誠信問題。如果不懲罰,,今后還會有類似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如果很多考生都報了志愿且被錄取但不入學,這樣對其他考生也不公平,。
記者:河南省招生新政中提到,,2018年,對錄取后不入學造成招生資源浪費的,,2019年再次報名參加高考將限制其填報志愿的學校數(shù)量,,在實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允許其填報志愿的學校數(shù)量不超過兩個,。應該如何看待這一規(guī)定,?
楊建順:如果說有一些人存在多次這樣的行為,那么對其進行適當?shù)南拗剖强梢缘?。但是對有些人來說,,志愿是用來保底的,這可能就意味著限制了其升學選擇權(quán),。行政法特別強調(diào)公正,、正當和公平的觀念,注重正當?shù)男姓绦?。作出不利的處分,、待遇、措施等,,都需要有合法的依?jù)。也就是說,,作出影響權(quán)利和增加義務的一種措施,,一般都強調(diào)法律法規(guī)方面的依據(jù)。招辦對考生實施信用懲戒限制了考生的權(quán)利,,缺乏法治思維和法律依據(jù),。
誰來承擔浪費招生指標責任
記者:有觀點認為,考生被錄取后不入學,,浪費了高校的招生名額,,把本來能上這個學校的考生給擠掉了,考生應該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應該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楊建順:某些規(guī)則的設置自有其道理。比如,,一所高校招了張某,,就不能招李某了,,結(jié)果張某又不來,高校的招生資源可能要浪費,,李某的受教育權(quán)和發(fā)展權(quán)也可能會受到侵犯,。如果是這樣一種情況,將其作為一種失信事實來定義,,也是可以的,。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這完全可以通過規(guī)范制度,、完善機制來彌補,。也就是說,招生制度應該改革,,應該更加人性化,,而不是拿誠信檔案說事,把考生的選擇權(quán)限制住,。
儲朝暉:造成招生資源浪費,,責任不只是考生,招辦和高校也有責任,。招辦和高校是如何決定把通知書發(fā)給考生的,?如果說浪費招生指標,不能由考生一方面負責,,應該是幾個方面都要承擔責任,。
而且,指標本身就是有問題的,。指標是計劃分配的產(chǎn)物,。指標浪費是各方面信息溝通不完整造成的,這一責任至少是各方面共同承擔,,為什么僅僅要考生單方面承擔,?即便如此,考生也不應該承擔主要責任,,首先應該是由招辦承擔責任,,其次是錄取考生的高校,然后才輪到考生承擔責任,。把責任完全交給考生承擔,,肯定是不合理的。
事實上,,每年確實有不少考生在接到錄取通知書后不愿意去上學,,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考生缺少被告知的渠道,??忌盏降耐ㄖ獣?,其實只是招辦分派了一個學校,對于指派的這個學校,,考生是否滿意,,他們沒有表達和告訴的渠道。所以考生和招辦的信息不是互通的,,地位不是平等的,。在這種情況下認定考生失信,依據(jù)和邏輯都有問題,。
這一事件也說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還要進一步往前推進,。最關鍵的是建立高校和考生之間直接溝通的渠道。招辦不是高校,,不是直接招生的主體,,只是一個中間機構(gòu),但是現(xiàn)在招辦處于強勢地位,,左右著考生和高校,,所以現(xiàn)有機制還需要進一步改革。
朱克西:關于這個問題,,在確定規(guī)則的時候,,方方面面考慮得要更細致些,既要照顧到考生和考生家長,,同時也要考慮到社會資源分配的公平公正性,。考生胡亂填報志愿是對自己不負責任,,對社會也會造成浪費和損失,。
記者:如果說目前招辦處于比較強勢的地位,那么又該如何暢通考生和高校之間的溝通渠道,?
儲朝暉:現(xiàn)在的情況是,,招辦把某一個分數(shù)段的考生派給某一個學校。想要加強考生和高校之間的溝通,,應該實行招考分離,建立一個不具有強制性的信息平臺,,把招錄信息發(fā)布到平臺上,。這樣,高??梢愿鶕?jù)了解的信息,,在更大范圍去選擇考生;考生也可以在更大范圍內(nèi)選擇學校,,這才是權(quán)利對稱的平衡關系,。
實行招考分離,,加大考生和高校之間的雙向溝通,讓信息更加通暢,,才能使各方面的權(quán)利都得到保障,。
被錄取后不入學情況怎樣避免
記者:考生失信行為被記入個人誠信檔案,對他將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會產(chǎn)生哪些影響,?
楊建順:考生失信行為一旦記入誠信檔案,那么對考生將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會產(chǎn)生影響?,F(xiàn)在不少領域都建立了黑名單制度,一旦失信行為被記入個人誠信檔案,,對一個人將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慎重,、扎實,、合法合理、認認真真地來建構(gòu)這種誠信檔案,,而不可以光顧著去追求社會關注度搞一些噱頭,。高考誠信檔案是一件好事,但一定得辦好才行,??紤]到現(xiàn)在有些孩子在報考大學時還不是成年人,把未成年人記入誠信檔案可能不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所以,,對考生實施信用懲戒,后續(xù)工作需要很好展開,。因為對其學習,、工作和生活產(chǎn)生的影響很大,將來的發(fā)展可能會受到限制,,可能一個人才變成一個庸才,,這是國家和社會的損失,。
記者:通常情況下,從考生的角度來講,,被錄取后不入學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朱克西:如果考生有特殊情況,比如說見義勇為,、有生命危險等,,這些情況另當別論。其他的情況包括:填報志愿時沒有填報好,,與考生的理想有一定的距離,,覺得學校不理想,還想再考一次,;還有一種情況可能與考生報考的高校的介紹有關,,考生后來了解的情況與高校介紹的情況不符,這個時候,,考生被錄取后不去報到也能理解,。我覺得這不應該由考生承擔責任。不過,,如果高校沒有虛假介紹,,而考生不去報到,那就說明考生沒有做好功課,,考生以及家長沒有考慮清楚,。總的來說,,考生和高校兩方面都得做好相關工作,,從其中一個角度考慮問題的話比較片面。
記者:在目前的狀況下,,如果考生被錄取后又想復讀,,怎樣做才比較合適?
楊建順:考生拿到錄取通知書后,,應盡早作出反饋,,告訴錄取自己的學校有其他選擇,這實際上就是誠信的體現(xiàn),。所以,,相關的機制不應該限制誠心誠意高考的人,應該是限制那些確實有不誠信做法和意圖的人,。如果之前溝通不暢,可以遞交相關情況說明,,把真實情況闡釋清楚,,高校也會理解,。
考生向高校或招生部門進行陳述,,實際上也涉及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即從減少考生損失的角度來講,要設立一個救濟機制,。建立高考誠信檔案必須有救濟機制,,行政法上講到了正當程序原則,行政法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有侵害必有救濟,、有懲處必有救濟,,這在權(quán)利救濟方面缺一不可。所以說,,要有相關的救濟機制,,能夠讓考生證明確實沒有不誠信行為,而僅僅是為了多一份選擇錯過了時間,,沒有及時地把信息反饋給高校,。
儲朝暉:我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考生想復讀是他們的權(quán)利,,學校可以與收到錄取通知書的考生進行溝通,。有些學校在錄取某個考生前就會與考生進行溝通,,大概意思就是,如果你不來上學,,那么我就不給你發(fā)通知書,。我覺得可以做這樣的溝通,如果考生明確表明自己不想來上學,,那么學校就可以不給考生發(fā)通知書,,避免后面一些情況的發(fā)生。
本文僅供交流學習,,若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權(quán)益或您與他人發(fā)生糾紛,,不妨來好律師網(wǎng)(http://www.haolvshi.net/)請律師(http://www.haolvshi.net/)幫您采證或幫您解決糾紛。
上一篇: 微信二次實名認證為騙局
下一篇: 多地探索受處分干部管理新規(guī)
文章評論()
您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人評論,,趕快搶沙發(fā)吧,!
平臺大事
誠信守法經(jīng)營,,打擊假冒偽劣,維護生活正...
“國際消費者權(quán)益日” (World Con...
1、積極回復問律師且質(zhì)量較好,;
2,、提供訂單服務的數(shù)量及質(zhì)量較高;
3,、積極向“業(yè)界觀點”板塊投稿,;
4、服務方黃頁各項信息全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