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站點
APP客戶版
找律師,、咨詢律師,、打官司,, 就上好律師網(wǎng)
APP律師版
隨時隨地,,接單服務,,就在好 律師APP律師版
關注好律師微信
熱點法律問題分析,盡在好律 師微信公眾號
最高法副院長江必新詳解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新變化
“民告官不見官”將記錄在案
2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司法解釋),。全文共13個部分163條,廣受社會關注的“訴訟主客場”“民告官不見官”等問題,均在司法解釋關注之列,。
“行政機關負責人不出庭應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記錄在案和在裁判文書中載明,并可以建議有關機關依法作出處理?!毙侣劙l(fā)布會上,最高法副院長江必新就司法解釋中的新變化,、新亮點,進行了詳細解讀。
五種行為不可訴以防濫訴
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這一規(guī)定明確了可訴行政行為的標準,但是比較原則,在司法實踐中難以準確把握?!苯匦绿寡?有的地方出現(xiàn)對于可訴行政行為把握不準,、錯誤理解立案登記和訴權濫用的現(xiàn)象。
為明確可訴行政行為的界限,保障行政訴訟救濟渠道的實效,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結合司法實踐,司法解釋增加規(guī)定了下列5種不可訴的行為,即不產(chǎn)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為,、過程性行為,、協(xié)助執(zhí)行行為、內(nèi)部層級監(jiān)督行為,、信訪辦理行為,。
江必新介紹說,行政機關在行政程序內(nèi)部所作的行為,例如行政機關的內(nèi)部溝通、會簽意見,、內(nèi)部報批等行為,并不對外發(fā)生法律效力,。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行為之前,一般要為作出行政行為進行準備、論證,、研究,、層報、咨詢等,這些行為尚不具備最終的法律效力,一般稱為“過程性行為”,均不屬于可訴的行為,。
江必新說,信訪辦理行為不是行政機關行使“首次判斷權”的行為,對信訪人不具有強制力,對信訪人的實體權利義務不產(chǎn)生實質影響,因此不具有可訴性,。此外,行政機關依照法院生效裁判作出的行為,本質上屬于履行生效裁判的行為,并非行政機關自身依職權主動作出的行為,亦不屬于可訴的行為。
管轄改革解“主客場”問題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探索設立跨行政區(qū)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辦理跨地區(qū)案件,。完善行政訴訟體制機制,合理調整行政訴訟案件管轄制度,切實解決行政訴訟立案難,、審理難、執(zhí)行難等突出問題,。
江必新認為,司法實踐中,跨行政區(qū)劃法院改革已經(jīng)取得重要突破,。例如,2016年,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一審行政案件2893件,比2015年增長107.09%,達到2014年同類案件總數(shù)的13.4倍。
為了進一步推動跨行政區(qū)劃法院管轄改革,司法解釋就跨行政區(qū)劃法院管轄改革以及需要履行的程序作出明確,。規(guī)定鐵路運輸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應當執(zhí)行行政訴訟法第18條第2款的規(guī)定,即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區(qū)域管轄行政案件,。
為了解決司法實踐中個別當事人利用管轄權異議制度干擾行政訴訟的問題,司法解釋明確規(guī)定了管轄異議處理程序制度。
人民法院對管轄異議審查后確定有管轄權的,不因當事人增加或者變更訴訟請求等改變管轄,但違反級別管轄、專屬管轄規(guī)定的除外,。為了方便人民法院審理,方便當事人訴訟,司法解釋對于涉及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行政機關又采取其他行政強制措施或者行政處罰的,規(guī)定了原告可以行使選擇管轄權的制度,。
明確受案條件減少干預可能
新行政訴訟法實施以來,各級人民法院堅決貫徹落實立案登記制,大力破除“立案難”制度壁壘。實行立案登記制當年,全國法院受理一審行政案件220398件,比2014年上升55.34%,。
江必新認為,行政案件立案難問題初步得到緩解,但各級法院對于立案登記制下是否需要審查起訴條件等問題,把握尺度不一,一些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案件也進入訴訟程序,導致案件激增,亟需通過司法解釋統(tǒng)一規(guī)范,。
司法解釋明確了人民法院的審查權力和釋明義務,規(guī)定人民法院應當就起訴狀內(nèi)容和材料是否完備以及是否符合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的起訴條件進行審查。起訴狀內(nèi)容或者材料欠缺的,人民法院應當給予指導和釋明,并一次性全面告知當事人需要補正的內(nèi)容,、補充的材料及期限,。當事人拒絕補正或者經(jīng)補正仍不符合起訴條件的,退回訴狀并記錄在冊;堅持起訴的,裁定不予立案,并載明不予立案的理由,。
江必新說:“受案條件越明確,、越清楚,越好操作,越不容易被濫用,因為沒有濫用立案權的空間。立案人員操控空間越小,干預的可能性越少,一干預就違法,不立案就違法,這就是司法解釋花很大篇幅明確立案條件的原因,?!?/p>
負責人不能出庭應說明理由
為了進一步推動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確保行政糾紛獲得實質化解,司法解釋在“擴大行政機關負責人的范圍、明確應當出庭應訴的情形,、明確行政機關負責人不出庭的說明義務”等方面作出規(guī)定。
據(jù)江必新介紹,司法解釋適度擴大了行政機關負責人的范圍,。即行政訴訟法第3條第3款規(guī)定的行政機關負責人,包括行政機關的正職,、副職負責人以及其他參與分管的負責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可以另行委托1名至兩名訴訟代理人,。行政機關負責人不能出庭的,應當委托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不得僅委托律師出庭,。
司法解釋規(guī)定,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會高度關注或者可能引發(fā)群體性事件等案件以及人民法院書面建議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的案件,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
江必新說:“行政機關負責人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應訴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情況說明,并加蓋行政機關印章或者由該機關主要負責人簽字認可,。行政機關拒絕說明理由的,不發(fā)生阻止案件審理的效果,人民法院可以向監(jiān)察機關、上一級行政機關提出司法建議,?!?(本報記者 劉子陽 本報見習記者 董凡超)
本文僅供交流學習,若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或您與他人發(fā)生糾紛,,不妨來好律師網(wǎng)(http://mzt333.com/)請律師(http://mzt333.com/)幫您采證或幫您解決糾紛,。
上一篇: 官方:《核安全法》首次以法律明確核損害賠償制度
下一篇: 司法部:到2020年初步建立統(tǒng)一的司法行政執(zhí)行體制
您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人評論,趕快搶沙發(fā)吧,!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World Con...
京ICP證150520號 | 京ICP備15016857號-2 | 新出發(fā)京零字第朝230045號 | 聯(lián)網(wǎng)備案號11010502038006 | 京網(wǎng)文(2015)0522-202號 |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38006號 | 軟著登字第10302139號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京)字第13450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A2.B1.B2-20230296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2015-2020 好律師 haolvshi.com.cn版權所有
好律師
首次登錄,,您需要設置登錄密碼
請使用好律師APP掃碼登錄
掃碼成功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
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新變化 “民告官不見官”將記錄在案
最高法副院長江必新詳解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新變化
“民告官不見官”將記錄在案
2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司法解釋),。全文共13個部分163條,廣受社會關注的“訴訟主客場”“民告官不見官”等問題,均在司法解釋關注之列,。
“行政機關負責人不出庭應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記錄在案和在裁判文書中載明,并可以建議有關機關依法作出處理?!毙侣劙l(fā)布會上,最高法副院長江必新就司法解釋中的新變化,、新亮點,進行了詳細解讀。
五種行為不可訴以防濫訴
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這一規(guī)定明確了可訴行政行為的標準,但是比較原則,在司法實踐中難以準確把握?!苯匦绿寡?有的地方出現(xiàn)對于可訴行政行為把握不準,、錯誤理解立案登記和訴權濫用的現(xiàn)象。
為明確可訴行政行為的界限,保障行政訴訟救濟渠道的實效,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結合司法實踐,司法解釋增加規(guī)定了下列5種不可訴的行為,即不產(chǎn)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為,、過程性行為,、協(xié)助執(zhí)行行為、內(nèi)部層級監(jiān)督行為,、信訪辦理行為,。
江必新介紹說,行政機關在行政程序內(nèi)部所作的行為,例如行政機關的內(nèi)部溝通、會簽意見,、內(nèi)部報批等行為,并不對外發(fā)生法律效力,。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行為之前,一般要為作出行政行為進行準備、論證,、研究,、層報、咨詢等,這些行為尚不具備最終的法律效力,一般稱為“過程性行為”,均不屬于可訴的行為,。
江必新說,信訪辦理行為不是行政機關行使“首次判斷權”的行為,對信訪人不具有強制力,對信訪人的實體權利義務不產(chǎn)生實質影響,因此不具有可訴性,。此外,行政機關依照法院生效裁判作出的行為,本質上屬于履行生效裁判的行為,并非行政機關自身依職權主動作出的行為,亦不屬于可訴的行為。
管轄改革解“主客場”問題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探索設立跨行政區(qū)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辦理跨地區(qū)案件,。完善行政訴訟體制機制,合理調整行政訴訟案件管轄制度,切實解決行政訴訟立案難,、審理難、執(zhí)行難等突出問題,。
江必新認為,司法實踐中,跨行政區(qū)劃法院改革已經(jīng)取得重要突破,。例如,2016年,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一審行政案件2893件,比2015年增長107.09%,達到2014年同類案件總數(shù)的13.4倍。
為了進一步推動跨行政區(qū)劃法院管轄改革,司法解釋就跨行政區(qū)劃法院管轄改革以及需要履行的程序作出明確,。規(guī)定鐵路運輸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應當執(zhí)行行政訴訟法第18條第2款的規(guī)定,即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區(qū)域管轄行政案件,。
為了解決司法實踐中個別當事人利用管轄權異議制度干擾行政訴訟的問題,司法解釋明確規(guī)定了管轄異議處理程序制度。
人民法院對管轄異議審查后確定有管轄權的,不因當事人增加或者變更訴訟請求等改變管轄,但違反級別管轄、專屬管轄規(guī)定的除外,。為了方便人民法院審理,方便當事人訴訟,司法解釋對于涉及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行政機關又采取其他行政強制措施或者行政處罰的,規(guī)定了原告可以行使選擇管轄權的制度,。
明確受案條件減少干預可能
新行政訴訟法實施以來,各級人民法院堅決貫徹落實立案登記制,大力破除“立案難”制度壁壘。實行立案登記制當年,全國法院受理一審行政案件220398件,比2014年上升55.34%,。
江必新認為,行政案件立案難問題初步得到緩解,但各級法院對于立案登記制下是否需要審查起訴條件等問題,把握尺度不一,一些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案件也進入訴訟程序,導致案件激增,亟需通過司法解釋統(tǒng)一規(guī)范,。
司法解釋明確了人民法院的審查權力和釋明義務,規(guī)定人民法院應當就起訴狀內(nèi)容和材料是否完備以及是否符合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的起訴條件進行審查。起訴狀內(nèi)容或者材料欠缺的,人民法院應當給予指導和釋明,并一次性全面告知當事人需要補正的內(nèi)容,、補充的材料及期限,。當事人拒絕補正或者經(jīng)補正仍不符合起訴條件的,退回訴狀并記錄在冊;堅持起訴的,裁定不予立案,并載明不予立案的理由,。
江必新說:“受案條件越明確,、越清楚,越好操作,越不容易被濫用,因為沒有濫用立案權的空間。立案人員操控空間越小,干預的可能性越少,一干預就違法,不立案就違法,這就是司法解釋花很大篇幅明確立案條件的原因,?!?/p>
負責人不能出庭應說明理由
為了進一步推動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確保行政糾紛獲得實質化解,司法解釋在“擴大行政機關負責人的范圍、明確應當出庭應訴的情形,、明確行政機關負責人不出庭的說明義務”等方面作出規(guī)定。
據(jù)江必新介紹,司法解釋適度擴大了行政機關負責人的范圍,。即行政訴訟法第3條第3款規(guī)定的行政機關負責人,包括行政機關的正職,、副職負責人以及其他參與分管的負責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可以另行委托1名至兩名訴訟代理人,。行政機關負責人不能出庭的,應當委托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不得僅委托律師出庭,。
司法解釋規(guī)定,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會高度關注或者可能引發(fā)群體性事件等案件以及人民法院書面建議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的案件,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
江必新說:“行政機關負責人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應訴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情況說明,并加蓋行政機關印章或者由該機關主要負責人簽字認可,。行政機關拒絕說明理由的,不發(fā)生阻止案件審理的效果,人民法院可以向監(jiān)察機關、上一級行政機關提出司法建議,?!?(本報記者 劉子陽 本報見習記者 董凡超)
本文僅供交流學習,若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或您與他人發(fā)生糾紛,,不妨來好律師網(wǎng)(http://mzt333.com/)請律師(http://mzt333.com/)幫您采證或幫您解決糾紛,。
上一篇: 官方:《核安全法》首次以法律明確核損害賠償制度
下一篇: 司法部:到2020年初步建立統(tǒng)一的司法行政執(zhí)行體制
文章評論()
您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人評論,趕快搶沙發(fā)吧,!
平臺大事
誠信守法經(jīng)營,,打擊假冒偽劣,,維護生活正...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World Con...
1,、積極回復問律師且質量較好;
2,、提供訂單服務的數(shù)量及質量較高,;
3、積極向“業(yè)界觀點”板塊投稿,;
4,、服務方黃頁各項信息全面、完善,。